8月29日(选注7封)--曾国藩:一人独成其功-不如与人共享其名之善
1114----曾国藩:克复金陵-只有你军-不可急躁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诉他攻取金陵由他一人承担,希望他要安闲镇静,成此大功,不要因急躁忧郁而导致疾病。
原文摘录:
克复常州之寄谕已到,无饬少荃[1]会剿金陵之文。少荃亦于十一日奏明回苏,攻围老巢之重任,始终弟一人肩之。务望安闲泰定[2],竟此全功[3],不可躁急忧郁,或致疾痛。
注解:
[1]、无饬少荃:朝廷没有命令李鸿章
[2]、务望安闲泰定:希望你务必要安闲镇静。
[3]、竟此全功:成此全功。竟:完毕。
1115----曾国藩:做事的权力归于一人-可喜-亦可惧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在金陵病逝,年五十岁。
四月二十八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分析除了李鸿章能亲自来金陵外,再没有一支军队能去你那里帮忙了。办事的权力归一统一,是可喜的;但你的责任重大,也让人担忧。
原文摘录:
大约除少荃亲来外,别无一支来弟处帮忙者。事权[1]之一,可喜;担荷之重,亦可惧。
注解:
[1]、事权之一:做事的权力归于一人。
1120----曾国藩:心肝之病-以自养自医为主-非药物所能治好
同治三年五月初十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嘱咐他疗养肝病要以扶脾为主,不要求速效。
原文摘录:
屡观朗山脉按[1],以扶脾为主,不求速效,余深以为然。然心肝两家之病,究以自养自医为主,非药物所能为力。今日偶过裱画店,见弟所写对联,光彩焕发,精力似甚完足。若能认真调养,不过[2]焦灼,必可渐渐复元。
注解:
[1]、脉按:诊脉。[2]、不过:不要过分。
1121----曾国藩:金陵持久攻不下来-欲奏请李鸿章亲带开花炮队-洋枪队前来金陵会剿
同治三年五月十二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商量奏明朝廷派李鸿章前来共同攻打南京。
原文摘录:
惟金陵持久不下,以吾弟平日之性情,恐肝气之病,愈积愈深。吾与昌岐久谈,知少荃于吾兄弟处实有相亲相卫[1]之意,吾意欲奏少荃亲带开花炮队、洋枪队前来金陵会剿。接弟此次复信(不过十八、九可到),余即一面出奏,一面函咨少荃,请其迅速西来。如苏军齐到成功,则弟受其劳,而少荃享其名。则既可以同膺懋赏[2],又可以暗培厚福。盖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则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矣。如苏军虽到,而城贼仍坚持不下如故,则谤可稍分,而责亦稍轻。余昨日已咨少荃派炸炮至金陵会剿。细思弟之肝病,不宜再郁两月,而饷项亦断难支至三四月,故决计奏请少荃前来。
注解:
[1]、卫:防护。
[2]、同膺懋(mao)赏:同时受到勉力和奖赏.膺:受。懋:大。
1131----曾国藩:一人独成其功-不如与人共享其名之善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澄弟写信,告诉他经反复考虑决定请李鸿章前来共同攻打南京。
原文摘录:
皇上寄谕两次,令少荃中丞来金陵会剿。余于二十二日复奏,请少荃于六月初前来,兹将折稿抄寄弟阅。少荃果来,余恐沅弟因少荃之功大且速,相形见绌,激成肝病。少荃不果来,吾恐金陵日久不克,沅弟亦郁成肝病;且恐饷绌援到[1],另生他变。踌躇再四,仍以请少荃速来为是。一人独成其功,不如与人共享其名之善也。
注解:
[1]、且恐饷绌援到:而且恐怕军饷不足,敌人援兵到来。
1134----曾国藩:李鸿章婉辞来金陵会剿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八日酉正,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诉他李鸿章不能来会攻南京,仍有你负全责。
原文摘录:
今日接少荃咨到片稿[1],言尚须教练枪炮各队,且须攻破湖州再来金陵。是尚[2]遥遥无期,吾兄弟仍以力求自强为主。闻金陵逆首欲用船逃窜浦口,上犯皖鄂。少荃已派人接防溧水,请弟飞调王可升移防浦口。至要至要。
注解:
[1]、接少荃咨到片稿:接到李鸿章来商量的公文。咨:跟别人商量。片稿:短信。
[2]、是:这样看来。尚:还。
1136----曾国藩:克复金陵在即-封锁最后一个缺口-使敌人绝望
同治三年六月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祝贺他又攻破了敌军的地堡城,焦急的心情或许可以因此而稍微舒畅了。城内敌军呼喊援军已到安徽,是虚张声势。我江苏的军队如果到了溧水,你速调王可升渡江驻扎浦口,这样就会使南京城里的太平军失去最后一个突围缺口,众心绝望,会引起慌乱。
原文摘录:
连接二十九、三十日两缄,知又攻破地保伪城,吾弟焦灼情怀或为少纾[1]。贼周城而呼援贼已到安徽云云,正是情急无聊者之所为。苏军如到溧水,弟速调王可升渡扎浦口,则城内众心绝望,必益大慌。
注解“:
[1]、纾(shu):排除。
8月29日(选注7封)--曾国藩:一人独成其功-不如与人共享其名之善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