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曾国藩:要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

发布时间:2013-11-21 07:19 阅读量:1254 日记本:《个人日记》

1025----曾国藩:要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

同治二年九月十一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劝导他应从畏慎二字上痛下功夫,要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不要一味倔强,意气用事。

原文摘录:

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炼,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始知自己本领平常之至。昔年之倔强,不免客气[1]用事。近岁思于畏慎[2]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惜或作或辍,均做不到。然自信此六年工夫,较之咸丰七年以前已大进矣。不知弟意中见得何如?弟经此番裁抑[3]磨炼,亦宜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畏天命,则于金陵之克复付诸可必不可必之数[4],不敢丝毫代天主张。且常觉我兄弟菲材薄德[5],不配成此大功。畏人言,则不敢稍拂[6]舆论。畏训诫,则转[7]以小惩为进德之基。余不能与弟相见,托黄南翁面语一切,冀弟毋动肝气。至嘱至嘱。

注解:

[1]、客气:此指虚骄之气。

[2]、畏慎:敬畏;慎重。

[3]、裁抑:意为经验教训。裁:成就。抑:压抑。

[4]、则于金陵之克复付诸可必不可必之数:就是在金陵能不能克复这个问题上,可以完全肯定或不能完全肯定,现在还说不清。则:就是。于:在。付诸:付诸实施的“付诸”。可:可以。必:完全肯定。数:计算。

[5]、菲材薄德:多用于谦辞。

[6]、稍拂:稍微违背。

[7]、则转以小惩为进德之基:就是换一种说法,把皇上小的惩戒作为增进道德修养的根基。则:就是。转:转换方向、位置。

1031----曾国藩:军队久住-催之不动-责之不怕-可虑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澄弟写信,诉说军队由于征战日久军纪涣散。

原文摘录:

江、席、李、朱[1]诸军久住未动,军兴日久,人人看得稀松,催之不动,责之不怕。如此办去,军务终无了日,可虑也。

注解:

[1]、江、席、李、朱:江味根、席宝田、李申夫、朱南桂。

1037----曾国藩: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怒

同治二年十月十三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知自己最近因奏请留黄南坡,遭到朝廷的谴责,分析可能有人从中挑拨是非,引起朝廷震怒,今后应当更加谨慎。

原文摘录:

人言可畏,动彻天听[1]。乃不发于寄云保三品卿之时[2],而发于余奏留之时[2],颇不可解。古诗云:“美服患人指[4],高明逼神怒[5]。”吾兄弟皆处高明之地,此后惟倍增敬慎而已。

注解:

[1]、动彻天听:动不动就传到朝廷那里了。动:动不动。彻:通达。天听:朝廷就听到了。

[2]、乃不发于寄云保三品卿之时:竟然不在毛寄云保奏提拔他作三品卿的时候发怒。乃:竟然。

[3]、而发于余奏留之时:而在我奏请留下他的时候发怒。

[4]、美服患人指:美丽的服装担忧众人指责。

[5]、高明逼神怒:显贵之家不惜福会逼迫神仙发怒。

1038----曾国藩:家中不可坐四人抬大轿

同治二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说明我总嫌各家的铺排架势太奢侈豪华。比如四抬大轿一事,家中坐的人太多,听说纪泽也坐四抬大轿,这是绝对不可以的。难道你不应该严加批评教育吗?就是你也只可偶然坐一次,经常坐就不行了。我过去在省城办团练,也没有坐过四抬大轿。从这一件事推断,对任何事都应当保持一种谨慎俭朴的态度。

原文摘录

惟各家规模总嫌过于奢华。即如四轿[1]一事,家中坐者太多,闻纪泽亦坐四轿,此断不可。弟曷[2]不严加教责?即弟亦只可偶一坐之,常坐则不可……余昔在省办团,亦未四抬[3]也。以此一事推之,凡事皆当存一谨慎俭朴之见。

注解:

[1]、四轿:四人抬的轿。

[2]、曷:难道。

[3]、四抬:即四轿。

1040----曾国藩:围攻金陵-警惕敌人猛冲你的阵地

同治二年十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让他分出兵力,守住溧水、句容,截断敌军退路;有须提防前濠后濠空虚,防止敌军猛冲薄弱环节突围。

原文摘录:

弟处若能腾出兵力,将来分兵守住溧水、句容,则金陵群贼别无归路。但各处逼紧,恐贼以全力猛冲弟之前后濠耳。望弟酌量行之。

1041----曾国藩:围攻金陵留一通道-让敌人投诚私逃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二日,曾国藩在安庆给沅弟写信,告诉他不妨空出孝陵卫以北,使南京太平军为争购粮食而发生内变。如果合围太紧,颗粒难进,反使太平军凝固一心而无投诚私逃的事了。

原文摘录:

东坝、溧水既克,弟又进扎孝陵卫,城中接济似已可断。其孝陵卫以北不妨空缺,不必合围。盖[1]大致米粮难入,则城中强者可得,弱者难求,必有内变争夺之事。若合围太紧,水息不通,无分强弱,一律颗粒难通,则反足以固其心而无争夺内变、投诚私逃之事矣。不知弟亲历其境,以余此说为然否[2]。

注解:

[1]、盖:句首语气词。

[2]、以余此说为然否:按我这样说的做对不对呢。

8月24日----曾国藩:要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