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选注3封)曾国藩:倔强不是蛮横
989----曾国藩:高官一言关乎他人荣辱
同治二年七月初一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诫他,权位都在我们手里,一句话说得对与不对,就关系到他人的荣辱得失,你的性格爽快,最好不要急于发表意见。
原文摘录:
权位所在[1],一言之是非[2],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3]。弟性爽快,不宜发之太骤[4]。
注解:
[1]、权位所在:所处于有权力有地位的时候。在:处于。
[2]、一言之是非:一句话的对与不对。
[3]、荣辱予夺系焉:关联到他人荣辱的得到和失去啊。予:给予。夺:夺取。系:关联。焉:语气词。
[4]、不宜发之太骤:不要过急过多发表意见。骤:急;多。
994----曾国藩:倔强不是蛮横
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当时曾国藩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荃(沅弟)任浙江巡抚,其下属多有仗势强蛮之举。曾国藩写信教导沅弟,先明事理,然后才能刚强。教育下属不要仗势欺人,做人做事要把明事理摆在首位。
原文摘录:
盖遣罚有罪[1],亦须切当事理,乃服人心[2]。……
强字原是美德,余前寄信亦谓明强二字断不可少。第[3]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若全不明白,一味横蛮,待他人折之以至理[4],证之以后效[5],又复俯首输服,则前强而后弱,京师所谓瞎闹者也。余亦并非不要强之人,特以耳目太短,见事不能明透,故不肯轻于一发耳[6]。又吾辈方鼎盛之时,委员在外[7],气焰薰灼,言语放肆,往往令人难近。吾辈若专尚强劲,不少敛抑[8],则委员仆从等不闹大祸不止。
注解:
[1]、盖遣罚有罪:谴责惩罚有罪的人。盖:连词,接上句表示原因。
[2]、乃服人心:这样才能服众人之心。乃:这才。
[3]、第:但。
[4]、待他人折之以至理:等到他人用最正确的理由驳斥你使你屈服。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至理:最正确的理由。
[5]、证之以后效:用后果来证实。以:用。后效:后果。证:证实。之:指示代词,这、此。
[6]、一发耳:显露一下罢了。耳: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已’、‘罢了’。
[7]、委员在外:在外任委员。委员:旧时被委派担任特定任务的人员。
998----曾国藩:武将多不在营中过夜要仔细察问
同治二年七月十五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嘱咐他这样傍城而战向来敌我双方死伤数量相等,今后以守为主。主要是截断敌军的粮道,使其不战自退。传言鲍春霆部下带家眷者甚多,武将多不在营中过夜,要仔细察问。
原文摘录:
……然[1]傍城而战,例[2]为彼此杀伤相当之局,以后若非贼来扑营,似不必常寻贼开仗。盖[3]贼之粮路将绝,除开仗别无生路;我军则断粮路为要者,不在日日苦战也。
……
春霆各营,有言其极不整齐者,究竟何如?家眷船舶河下者,闻有千余号之多,将弁[4]多不在营歇宿,信否?此事关系于弟者极大,望再细察。
注解:
[1]、然:这样。
[2]、例:惯例。
[3]、盖:大概.
[4]、弁:旧时称低级军官。
8月22日----(选注3封)曾国藩:倔强不是蛮横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