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选注4封)曾国藩:做人应有豁达光明的胸怀和恬淡冲融的情趣
935----曾国藩:做人应有豁达光明的胸怀和恬淡冲融的情趣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围攻金陵的沅弟写信,说明做人应有豁达光明的胸怀和恬淡冲融的情趣,从历史文人说到远古的舜禹。认为古代的圣贤豪杰,文人才士都有豁达的胸襟,然后才可以做到恬淡无为。告诫沅弟处在功利场中,一方面要努力治事,以求有所建树,同时具有豁达冲融的气象。
原文摘录: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1],其志事[2]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3],而后有恬淡冲融[4]之趣……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5]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6]”,亦同此襟怀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7],如贾之趣利[8],如篙工[9]之上滩,早作夜思[10],以求有济[11]。而治事[12]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余所以令刻“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注解:
[1]、文人才士:有文化的人和有才能的官。
[2]、志事:做事的心意。志,心意。事,做事。
[3]、识:见识。
[4]、恬淡冲融:淡泊名利,把一切事情都看透了。恬淡:不追求名利。冲融:通行的大道。融:通。
[5]、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意为天生美丽的人不必对自己的美丽过分的意识和看重。
[6]、有天下而不与:有权力而不凭借权力为自己牟利。天下:指国家。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7]、力穑:努力收割庄稼。
[8]、贾(gu)之趣利:商人积极营利。
[9]、篙工:意为划船的人。篙:撑船的竹竿或木竿。
[10]、早作夜思:白天劳作,晚上思索。
[11]、以求有济:以求有成。
[12]、治事:管理事情。
938----曾国藩:军务之要“坚守已得之地,多筹游击之师”
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曾国荃补授浙江巡抚,左宗棠升授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
三月二十九日辰刻,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告诉他二十八夜接到谕旨,弟蒙恩补授浙江巡抚,仍办金陵军务。告诫沅弟仍以拼命报国,侧身修行报答皇恩。
原文摘录:
吾兄弟报称[1]之道,仍不外“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至军务之要,亦有二语,曰“坚守已得之地,多筹游击之师”而已。
注解:
[1]、报称之道:报答举用的方法。称:推举;举用。
940----曾国藩:臣子要会写奏章.想说的话随时陈奏
同治二年四月初一日酉时,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教导他,作为臣子最重要的是会写奏章,想说的话可以随时陈奏,这方面你应当注意文笔简洁。
原文摘录:
奏议[1]是人臣最要之事,弟须加一番工夫。弟文笔不患不详明,但患[2]不简洁。以后从简当[3]二字上着力。
注解:
[1]、奏议: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的文本。
[2]、患:担忧。
[3]、简当:简洁妥当。
950----曾国藩:高官最宜畏惧敬慎
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曾国藩在安庆衙署给沅弟写信教导他,做事要从三个方面约束自己,第一要看做事是否公正,对住对不住自己的心;第二要看是不是为自己身边的人作出了榜样;第三要看社会的议论。
原文摘录:
吾辈所最宜畏惧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1]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及部下营哨官之属;又其次乃畏清议[2]。
注解:
[1]、方寸:指人的内心。
[2]、清议:旧时指名流对当代政治或政治人物的议论。
8月19日----(选注4封)曾国藩:做人应有豁达光明的胸怀和恬淡冲融的情趣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