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知愁滋味
最近在网上看了不少所谓90后作家的文章,感觉读完之后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故有感而发,来写此文,表达一下自己对九零后文学以及九零后的的看法,鄙人才疏学浅,如有言语不周,还请各位谅解。不知看过90后作品的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很多文章之中都流淌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有的文章通篇都在渲染着一种很浓的忧伤气氛),这种文章似乎还很受欢迎,原因嘛,我姑妄言之,阅读这类文章的多半也是九零后,多半都有跟作家相同的经历,90后,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是不拘谨于条条框框的一代,他们有思想,但思想并不见得成熟,于是便会和家长老师发生冲突,当然抗争的结果多半是屈服,但不是完全的屈服,他们在心里是不服气的,认为老师不明白他们,父母不理解他们,而他们的情绪又得不到完全的发泄,只得通过看忧伤的文字或写悲伤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似乎无可厚非,不过我想问问90后同胞们,当你写完或是读完那些文字,你感觉舒服了吗,多半不会吧?大多数都是沉浸在这种情绪中难以自拔,继续忧伤下去,悲伤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是一传一大片,很多人都笼罩在忧伤的阴云里。写到这里,我想说一句,我们有什么可以忧伤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忧伤的,我们懂得什么什么是忧伤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要反驳我了,实际上也不必,让我继续向下分析,令我们苦恼的,无非就是繁重的学业,家长老师的不理解,可能还有刚走上工作岗位所遭受的挫折,就这些而已,不要跟我提别的,其他的苦恼都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这点小问题,跟一些前辈所遭受的比,简直无关痛痒,不要以为现在日子比以前难过了,哪个时代也不好受。你现在学业繁重,大人在这个时候还有繁重的农活呢,你现在挨父母骂,父母当时可能还挨打呢,所以说,同胞们,别找客观理由了,你现在觉得苦,是因为承受能力太差,原因呢,是因为娇生惯养,当然我也一样,不要反驳我的话,客观事实已经摆在这里了,反驳也没用。如果大家还不能服气,我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先说年代远的,唐朝李白,一生不知道目标在何处,才当了几年的官,就因得罪人被贬了,晚年又颠沛流离,还险些被杀,但他并没有消沉,大家从诗作中可以看出来,我并没说他一直没愁过,但他每次都能解脱出来,变得快乐,我觉得90后也该这样,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可能有一些90后作家该偷笑我了,你小子那么认真干嘛,我们写这些文字是为了显示我们的文艺范儿,如果这些人是这么想的,就更不能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文艺范呀?我不懂额,这些所谓九零后作家“为赋新词强说愁”,实际上乐呵着呢,我是不是应该用虚伪来形容他们?最后说一句,九零后应该是向上的一代,90后文学应该充满阳光和生机,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愁的滋味,还是不要去品了,结果只会越品越苦。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