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火蛋
发布时间:2013-08-29 15:57 阅读量:450 日记本:《个人日记》
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被潞城当地称为三大“鬼节”。然而七月十五这天,在我的老家——黎城除了要上坟祭祖之外,还有一个风俗——抡火蛋。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啊!
下午,孩子们早早的就把抡火蛋用的麦秸秆准备好了。秋季已近,金针花也已过了花期,叶子变得厚实而有韧性。用镰刀割了编成绳子约2米长,用一头把麦秸秆十字捆结实了,大约还余1米,这样传统的火蛋做好了。
傍晚不等天完全黑下来,街上已经有孩子迫不及待的抢了“头功”,孩子们的手在头顶转动着,火蛋就成了火圈,把人围在中间,火随风长,风助火燃,耳畔呼呼作响,转的速度越快,火蛋也燃的越旺,旋转的火蛋把周围照的明明灭灭,放眼望去,整整一条街上,无数的火球转动着,天上月亮的光彩也暗淡下去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场面热闹而又壮观。当然也有胆小一点的生手,畏畏缩缩,不敢放开手脚去抡,结果火粘着人转,反而惹火烧身,在小伙伴们的不断鼓励下,终于放开胆子抡起来,感觉渐入佳境;一些童心未泯的大人忍不住接了孩子手里的火蛋重温儿时的游戏,仿佛一下子回到年少;火蛋渐渐地烧乏了,抡火蛋的人胳膊也酸了,不经意间慢下来碰了墙或地,火蛋就散了,撒了一地的火星,辉映着儿时的梦想,清晰而又模糊…….
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传来,乡村的夜是如此美好……
抡火蛋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