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艰苦铺垫之路
一个个穿着白色队服、肩负双肩包的队员,一张张挂着灿烂笑容的脸,一颗颗满腔热血的心,在河源东源县这片红土壤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很荣幸我能成为河源东源队二十七人中的一员,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描绘自己的青春画卷,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义诊篇
从四月开始,我们队员每逢周一、周三都会从繁重的学业中抽出晚上时间进行义诊知识及技能培训。培训后,队员们量血压、刮痧、推拿、艾灸、拔火罐做起来都有模有样,训练有素的样子。多亏了此次培训,我感觉自己在义诊知识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收获。
7月16日,我们在东源县广场进行了第一次义诊活动。我发现,帮助自己可以帮助的人或给别人一种安慰和希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如今,尽可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的同时又可以宣扬中医文化,宣传我爱的医学知识,这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因此,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活动,我们二十七人,苦点累点没关系,我们捧着27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
义诊过程中,不少疾病是比较少见并且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才能治疗的。7月17日早上,我有遇到一个老爷爷全身水肿,肌肉松弛,眼睑下垂,而且手有瘀斑,一派脾虚之象。我们只能帮他艾灸一下足三里之类的,能给的建议真是少之又少,简单的一次艾灸不能有什么作用,在这些疾病面前感觉自己弱爆了。这些也更激励我好好学习医术,终有一天我会是一名成功的医生的。
不过我们的义诊活动深受村名们的好评与厚爱,许多老人都坚持过来支持我们的义诊活动。虽然活动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得到很多体会。我们得到的不仅是义诊活动顺利进行的喜悦,更是心灵的一种感受,是获得村名们肯定的感动。对自己来说,更是把知识运用到实践、能力提升的表现。
帮扶特殊家庭儿童篇
7月17日下午,我参加了探访及慰问特殊儿童的活动,我希望可以给予这些儿童精神鼓励以及心理辅导。在这些儿童家庭,比较多是单亲家庭,儿童比较怕生,心理问题也比较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14岁的女孩,我们去到她家里时,她就躲起来不敢见人。刚开始,我们对她打招呼她也不理,跟她谈话她也就一直垂下头不吱声。或许是一句“爸爸很爱你,就算他不在你身边了,他会在天上看着你,他一定希望你开开心心的,你不会让他失望,对不对?”又或许是一句“你和我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感动了她,她哽咽的叫了我们姐姐。之后我们还留下了联系方式给她,我们还一直做后续的心理辅导工作。
如果下次还要组建三下乡队伍,我希望可以多培训一些心理知识或配备心理老师一起下乡,消除特殊儿童的心理阴影,让他们与平常孩子一样融入社会与集体,一样享有学习、生活的快乐。少年强,则国强,帮助祖国的花朵则是创建祖国美好未来。
义访敬老院
7月15日早上,我们河源东源队27人一起来到了仙塘镇敬老院。虽然大家都汗湿衣襟,我们却未多做休息,放下背包就迅速分组去慰问老人。
由于我会东源当地语言,所以我就领头和两个队友一起进了一个老爷爷屋内。老爷爷骨瘦如柴,像旗杆一样高高屹立着。问候及介绍自己和队友后,爷爷马上拿着小凳子让我们坐。刚开始我们推让着说不用,当我们站老人也坚持站着,我马上就让同伴先坐下。这个79岁的老爷爷脾气还挺倔的,我知道这是他喜欢我们的表现。比如在艾灸的时候,由于像足三里这些穴位比较低,我们都是蹲着给爷爷艾灸,爷爷看到这样就老说用小凳子坐着来,最后我们也拗不过他。艾灸时,老人还跟我们聊了很多,老爷爷还把自己买的宝贝中药给我们医学生看,老人的信任让我胸口暖暖的。
和第一个老爷爷接触后,我有感受到老人中存在不愿意拖累别人的心理。我们要帮他打扫卫生,老人都推脱着不用,要我们聊聊天就好了。老人也说,自己平常会打扫,有些事干才不会那么无聊。我就一直想我们为什么来敬老院呢,我们能帮到他们什么?或许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只是找个人聊聊天。
无论路途多遥远,在望到老人微笑的那一刻,我就觉得什么都值了。虽然我不能为他们做很多,只是简单的聊天,能让他们派遣一下寂寞,我已觉得十分幸福了。
调研篇
调研方面,十分讲究队员们的交际与沟通能力。7月16日,队员们分别去市场、小区、公园进行调研。听说有的队员还被保安驱赶的遭遇,不过大家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家的沟通能力还提高了不少。
大街上、社区里人来人往,但是要他们停下来配合调查,就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了。因为彼此不认识,要别人配合调查,必须让被人信任你不是坏人,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沟通,因此一些学生证件就必须随身携带了。
其次问问题也要有技巧,不能对着问卷一个一个的问,这样很难得到真实情况,因为当今社会人人谨慎行事,答案顾虑太多,反而用聊天的方式会比较容易得到真实答案。
总结篇
随着时间流逝,三下乡就顺利结束了,其间有辛苦、有挫折、有感动、有快乐······困难有时、快乐有时,但都在队员们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但这一切都没有结束,这将是我们走进社会的开始······
医学生,艰苦铺垫之路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