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陋就是寡闻

发布时间:2013-07-28 09:23 阅读量:505 日记本:《个人日记》

一次聚会,一桌人需要互相介绍姓名,一听了我的姓名后道了一句:“天下无二裴”,我猛然一听把意思都放到了二上,认为这人怎么这样,后来一想初次见面哪有开玩笑的,于是随机应道“谢谢谢谢”。回到家后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来找了百度,向她请教,她的一番话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老祖先有这样的功绩。自己名不见经传,实在是羞愧难当有辱没了这样的称呼的感觉。

百度这样告诉我: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家族,人才辈出,功绩卓著。从秦汉至明初,仅正史中加传的即有 160余人,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诗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使25人,刺史 210人,驸马21人,荫袭46人,进土68人(状元二人),贤良 7人,辟举65人,公89人,侯33人,伯12人,子18人,男13人,谥59人,乡贤30人,皇后 3人,太子妃 4人,王妃 2人,公主20人,及贤节 8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这便是闻喜县城东北25公里的裴柏村的裴家,是我国地图学家裴秀、地理学家裴矩、历史学家裴松之,哲学家裴顾,一代名相裴度,唐代名将裴行俭等人的故里。

毛泽东在1958年同原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的一次谈话中,也曾对裴氏宰相之多,赞不绝口。

裴氏始祖为秦始祖非子之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载:“大骆生非子,周孝王使养马泾渭之间,以马蕃息,封之于秦,为附庸,……非子之支孙封(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今闻喜邑城是也。六世孙陵,当周僖王时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为裴。”这就是闻喜裴氏的起源,后裴氏分为三支。居于河东、燕京、西凉,也有散居江淮等地的,但各支都出于闻喜,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孤陋就是寡闻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