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县级人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一)

发布时间:2013-07-20 10:43 阅读量:556 日记本:《个人日记》

新时期县级人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一)

神龙

【践行庄严承诺】

1998年1月25日(农历腊月27),县委高书记找我谈话,他说,这次换届,你的职务进行调整,由副处级晋升为正处级,不再担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确定为县人大主任人选。因年龄限制,现在人大除一位副主任留任外,主任和其他副主任都不列入人选。鉴于留任的一位副主任不驻会,按照县委要求,我作为人大党组副书记,提前介入了人代会筹备工作。

元氏县第十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8年2月16日在文化宫开幕。2月19日下午大会进行选举,我全票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宣传部长职务延迟到3月底新部长接任)。我是元氏县人大第六任主任,2003年4月县人大换届,我又当选为元氏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4月,按照中央部署,县级提前一年换届,我因年龄限制,由主任、党组书记改任人大党组副书记,当时叫“退居二线”。在人大主任岗位上干了两届(9年),是迄今为止我县任职时间最长的人大主任。

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我与当选的4位副主任,在国徽下,面对全体代表庄严承诺:一定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团结一致,奋发进取,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在历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水平,为建设文明、繁荣、富裕的新元氏,做出更大贡献!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法律职权不可亵渎。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在两届人大主任岗位上,始终牢记全县人民的信任和重托,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尽职尽责,努力践行在人代会上的诺言,不断开创新时期人大工作新局面。

9年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法律赋予县级人大的各项职权进一步行使到位,树立了人大形象,从而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人大是“大牌子,老头子,空架子”、“橡皮图章”、“二线机关”的看法。

9年来,我县人大工作探索与创新的做法、实践经验,受到省、市人大肯定,多项工作在全省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其中有关信访督办、法制监督、代表工作、执法监测点、述职评议、人大宣传等做法与体会,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大》、《中国人大新闻》、《人民网》、《中国人大网》、《法制网》等全国性新闻媒体刊发。

【围绕中心 加强工作监督】

工作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9年中,始终围绕促进、保障经济发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紧抓关键,突出重点。把县委的主张,通过民主渠道,变为人民的意志和行动;把人民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及时反馈到县委、县政府,纳入决策之中,既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增添了决策落实的动力、感召力。使工作监督收到实效。

认真审议决定重大事项。两届中,先后围绕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农村“三提五统”征管、空心村治理、县城集中供水、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抗击非典等方面,做出决议决定22项。

加强重大问题监督。先后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加快山区开发、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农村道路建设、旅游业发展、工业项目及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情况报告340多项(次).组织有关专题视察、调研活动140多项(次),提出意见建议1700多条,并及时转交县政府办理。使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有的工作诸如“三农”、工业项目、发展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等多次列入年度监督重点,促其得以持续发展。

狠抓“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先后把实事工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扶贫救助、涉农补贴发放、农业税减免、农村街道硬化、社会治安等工作列入监督重点,高度关注,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如2004年,针对居民反映偷盗、抢包案件率高的问题,督促县政府及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县委、县政府采纳人大意见,实行涉农补贴直接与农户兑现,城乡低保公开公正;加大乡村道路建设投入,实现了全县村村通公路,村内主要街道硬化;公职人员冬季取暖补贴由30元提高到1000元;增加了财政医疗费注入等。

反映人大工作监督的《人大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交流,获中国行政管理协会优秀二等奖。《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推进人大工作》在省《地方人大建设》刊发,获中国新世纪经济科教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待续)

新时期县级人大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一)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