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入职前

发布时间:2013-07-17 11:25 阅读量:277 日记本:《个人日记》

2012年11月18日,北京,教育部发文通知,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

2013年03月05日,北京,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锁定7.5%。

刷新纪录的699万,低于8.0%的GDP目标值。一个是持续上升,一个是不断放缓,二者的博弈让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我们常说上学难,可谁知就业更难,就业难,这个严峻的事实像山一样压在所有2013年高校毕业生的头上,如果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当年的高考,那么如今的就业竞争也恰似当年一样激烈甚至于是惨烈。

把时间拨回到2012年的10月份,中建七局的校园招聘才刚刚拉开序幕。秉承着“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七局开启了新一轮的人才引进计划,所到之处无不激起了当地莘莘学子的最高热情,从四面而至,从八方而来,揣着精心雕琢的简历,怀着真挚诚恳的热情,一波又一波的毕业生簇拥在七局的宣讲台周围等着着机遇的垂青,期盼着更精彩人生的开端。虽说机会出现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但是,机遇并不总是眷顾着每一个人,为数不多的名额,近乎千人的应聘者,因此总是会有大部分的人伤心离开,留下的就成了那时的幸运儿。激动,因为在毕业前找到了工作;忐忑,因为真正的社会即将来到眼前;感伤,因为将要离开青春的校园;平淡,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路还很长;但是,时至今日我想更多地应该是“感恩”,因为是公司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去激动、去忐忑、去感伤、去平淡。

心存感恩,才能全面了解公司。“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源自于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我们常说“仇恨蒙蔽了双眼”,可见一个人在极端的心态下是很难真正的了解和认清一个事物的,所以唯有在平常心,感恩心的驱使下我们才能真正地主动地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事物,认清一个事实。今天,我们拿着印有“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的报到证来到这个有着厚重企业文化的公司,而我们却对这个给予我们馈赠的有着厚重历史的企业一知半解,从未真正地通彻地去认知它,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所必须要逐步补回来的课程。把事做成容易,把事做好却不简单,而做好全面认识企业这件事就首先要求我们心存感恩,只有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才能认认真真地对待它,才能真正把它当成事来做,才能把这件事做成、做好、做优。

心存感恩,才能弥补自身不足。“感恩”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来源于我们对优胜事物的认同,对完美事物的渴望。多少年后,张良仍然不知道当初那位不断让自己捡鞋子的老者是谁,但是他的心中时刻不对老者充满着最虔诚的敬意。历史的故事总是不经意间游走,在后世的天空久久飘荡,给人以深刻的教训和无限的启迪。时隔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如此,我们唯有怀着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才能以最真诚的诚意去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现在,我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不论我们之前头载多少荣誉,手捧多少鲜花,来到这里我们都是初学者,唯有心存最虔诚的感恩之意,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把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内化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心存感恩,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习总书记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讲话中说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新的时代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勇敢担当,而我们的自身价值也注定要在这个过程之中实现。时代赋予了我们建设未来的责任,时代给予了我们展现自身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心怀感恩,唯有有了对企业的深刻认知,我们才能知道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唯有有了对自身优缺点的全面了解,我们才能及时弥补不足、时刻发挥长处,而唯有将这二者相结合我们才能以扬长补短之势在自己的岗位上越做越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自己的肯定,得到他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肯定。

把时间拨回到2013年的07月份,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们也相继入职,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们小心翼翼地翻开人生新的一页,怀着对将来的无限遐想我们果断坚定地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一张奔向远方的车票把自己与那个住了很久的家拉的很远。往日,我们离开家门后唯一长住的地方只有学校,而现在我们离开家门后唯一想到的也便只有公司。从学校到公司,改变的不仅仅只是手中车票的目的地,更多的是我们身份的改变,从一个静坐教室的学生到一个穿梭人群的职场人,我们仅仅用了一个月,但是要真正实现心理身份的转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指路人便是“感恩”。

写在入职前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