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心安
在现今社会,在经济和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渐渐成为了一个高频而又极少人能深刻触及的词语,谈到道德,人们总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轨道里寻找有关它的踪迹,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决定道德品质高尚与否的的条件,认定为是否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人们变得麻木,渐渐地不再能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有关道德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意义。很多人甚至把爱当做道德的前提,认为如果没有大爱的支撑,道德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可是他们尚不知,道德本是来自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最客观的评鉴。当一个人失去或者逾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么也就失去了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没有原则的人,再用自身作为典型,便映射了一个社会的发展脚步。想必这样的恶浊越积越深,就成了整个社会的诟病。
没有人能自信地说可以为“道德”下设一个准确的定义,起码我不能。因为它本就是一个人在成长成熟过程中,逐渐累积,慢慢形成的,有关公众和谐的意识。每个隶属于这个社会的人,都应该拥有这种没有地域以及文化限制的准则。这种准则,是对于一个个体的最高标准的评价,某些时候,也许这对于个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评判和舆论,但同样也是一个国家道德修养的整体而又全面的体现。一旦步入社会,就应当有着起码的道德意识,这才是能够使你在多样复杂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宽慰和满足。
但是越来越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在这个逐渐或者说已经复杂的社会中,能不能发扬道德成了一个问题。当你看到被车碰倒在地的老人,是不是要视而不见地走开,抑或热心地扶起他,然后被指责是你撞的人。诸多这样事情的发生,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道德的讨论和疑惑,渐渐地,人们对道德的概念愈发减少,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个社会发展至今的正常产物。于是,便有了那么多冷漠的路人,面无表情地走过受伤的小悦悦身边,变成了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人。我只能说这是麻木的人们,对于本应该受到关爱的弱势群体的人,做出的麻木的事情。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这样败落的人群周围,即便不与其同流合污,但久而久之,也会在思想中生出一些卑劣的端倪。这里哪还有道德可言,或许连最基本的性善都被打磨干净,只剩下那么多冰冷的躯壳,游走在这般繁华太平中,我不知道这到底应是谁的悲哀。
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世事因果,但是带来的无奈与悲哀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没有人知道解决的方法,或许根本无法用简单的话语和行动来诠释怎样去做一个有着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体。简单地说,现在人们已经不知道如何,释放一份构成人与人之间友爱的关联,发挥自己本质中的那份仁善,与其说是仁善,不如说是“忍”善,忍住了真实的本心,因为害怕被卷进是非的漩涡,于是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变成了自己也不喜欢的样子。殊不知,一个个这样小的个体就促成了整个社会都无法忽视的隐患,我们不敢想象,这样下去的以后还是否有以后。
可是生活总是要继续的,不管夜晚的天空多么阴暗和深邃,最终还是会被一早的阳光照亮,太阳花也总是能找到温暖的方向。所以我们一直有理由相信,这世间的爱还是满满存在的,不管是不是还有人无法弄清楚道德这个模糊的概念,无法了解是不是应该违背自己的心去做那些触及道德底线的事。当一切都渐渐步上正轨,人文中的道德理念便会深埋在人们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人们不再去想该不该做,做了的结果又是怎样,在意的只是顺应着自己的正确的生活态度,自己心的方向。道德修养的体现在人们心中,会逐渐变成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和评断,因为这将会成为体现一个国家不仅仅是经济水平,还有道德素养的重要方面。如果因为世界的一点寒冷,就把自己的灵魂冻结,那就真的没有人会去在乎那所谓的生命中道德的意义与价值了。
铭记道德的源头,勿忘本心,这便是我想说的。
勿忘心安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