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托起梦想
我生在巍峨大山、长在云中羌寨。蓝天、白云、峰峦和咂酒、羌红、羊群……窜起我的文学梦,儿时曾立志当一名作家。
青春岁月,正是放飞梦想与希望的时刻,初二时,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梦翚”,寓意梦见自己飞翔。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向繁星倾诉,与大山对话,将青春的人生化做行行字迹,以慰藉青涩的日子。当第一篇散文变为铅字后,梦想便在这里起飞,后来与心灵对话的文字就散落在报刊杂志角落。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业、结婚、生子,当初的梦想被生活的琐碎染成白色;考试、调动、晋升,当初的梦想被现实的无情染成灰色。在白色和灰色的奔波中,生活的积淀、人生的感悟,使梦想的种子象快破土的幼苗一样在我心中积聚起强大的力量,让我忙里偷闲,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心灵中的丝丝缕缕,为苍白的现实点上希望的烛光。
伟大的时代,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当网络文学象雨后春笋般兴起,我进驻了中国最大的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这里为我的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无数个静谧的夜晚,头悬明月,独坐一偶,铺开心灵的信纸,舒展人生赋予我的诸多情感,在笔耕中消融灵魂中的坚冰,不知不觉中封存了灯红酒绿的欲望,在不断与文字对话中净化了心灵,克制了浮躁,找到了自我,悄然间已经码成10万余字的文集。
史无前例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把我们优美、宁静的家园毁于一旦,亲人朋友瞬间阴阳两隔,同时,我们收获了人间大爱。震后第一时间,救援部队来了、白衣天使来了,志愿者来了,为了抢救那些埋在废墟下的生命忘我工作,为了帮助北川人民渡过难关无私奉献;2008年6月,开始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山东兄弟把北川当作故乡援建,齐鲁儿女与羌族同胞结下不解之缘,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之余,我怀着感恩之情冒着余震和酷暑坚持笔耕不辍。端午节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山东定陶县援建队伍到达我联系的贯岭乡中心村时已经是下午6点30分,运送帐篷、大米、矿泉水的车辆只能行至山脚下,整整4车生活用品要搬运到半山上的驻所地,带队的县委副书记带头搬运,其他人员跟着行动,冒着大雨在2公里的山路上往返,雨水和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头发粘成一缕一缕的;过往的老百姓也主动加入到搬运大军里,从几人变成十几人、几十人,青壮年、小孩、老人都来帮着搬运,有的用背篼背,有的用肩膀抗,有的用自行车驮,经过一小时奋战,整整四车东西全部搬运到目的地。当晚我写下日记《特别的端午》。当初记录的故事成为参加2011年全市“感恩感动.大爱无疆”征文比赛的素材,我的报告文学《入住新家园.感恩山东人》获二等奖,成为《剑南文学》的签约作者,灾难后的涅槃使我的梦想变得五彩缤纷。
2009年6月,组织把我栽培成一名纪检干部。弹指一挥间,我到纪委工作已经整整四年,亲历了同事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中顽强奋战的飒爽英姿,更体会到纪检工作是一项激情似火、燃烧自己的事业,也是一项淡泊宁静、默默奉献的事业。每当看到上访群众来到办公室那无助的表情和信赖的眼神,每当看到许许多多的纪检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的身影,每当看到办案人员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情网仍然坚持原则时,每当回想起灾难中全国纪检战线的同仁帮助我们振作精神重加家园时,我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梦想增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学梦不再是风花雪月下的无病呻吟,梦想变得更加丰满和成熟。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赋予“纪检人”神圣使命,于是纪检工作与文学梦结成夏天最美的并蒂莲。我把所有的感悟和感动凝聚成文字,一篇篇小说、散文纷纷出炉,她们登上《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瞭望》、《剑南文学》等“大雅之堂”,我撰写的《人淡如菊心廉如荷》一文获得了2011年全国“纪检监察心路历程征文三等奖”。震后,很多乡镇的生活和交通条件异常艰苦,重建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工程量大、面宽,下乡检查工作过程中目睹了乡镇纪检干部在痛失亲人、失去家园的情况下,“咬紧”原则不放松,用坚持和坚韧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一种巨大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三八妇女节”放假,我连夜加班完成了短篇小说《乡镇纪委书记》,当别人问候的短信响起时,不由得流下幸福的泪水。在我们办理的案件中,有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失去自由,父母因悲伤而离世,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学。家庭的破裂、家属的凄楚也牵动着我的神经,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握好教育预防这个“第一关口”,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让社会更和谐、家庭更和美。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猫书记和鼠老板的故事》、《邂逅老同学》、《诱饵》等小小说,用引人入胜的背景,通俗易懂的语言,跌拓起伏的情节引起共鸣、触动灵魂,发人深省。
一路走来,梦想让我搏击人生,丰富生活。畅游在文学的海洋,心灵深处永远守护着一方净土。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笔耕载着我的梦想飞向远飞…..
蓦然回首:情真意切。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