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游走进白水涧老年养生走出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3-05-26 09:12 阅读量:470 日记本:《个人日记》

健康旅游走进白水涧 老年养生走出新天地

——关于打造白水涧老年养生旅游基地的思考

白水涧景区,自1999年开园迎宾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光旅游阶段。

以白水涧自然风光为依托开发景点、设计游程、建造接待设施,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景观。当时,生态旅游刚刚兴起,人们似乎对生态旅游有着浓厚兴趣,因此,白水涧吸引了大批游客,2001年游客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

第二阶段,生态与文化结合阶段。

随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观光型景点遍地开花,一夜间省内增加了上百个生态旅游景点。景观大同小异,或二山一沟,或环山一湖......游客严重分流,景区面临严峻考验。于是白水涧景区尝试着走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之路。

竹文化的开发:建造了二万平方米的竹林迷宫,竹篱、竹亭、竹廊、竹椅、竹简谜语,营造出浓浓的竹文化氛围;收藏、展览了最长的竹简书法《澳门基本法》;竹制品展览、竹刻现场表演等等。

奚氏文化的开发:修订《奚氏宗谱》,建造奚公堂,挖掘奚氏文化,借鉴奚仲造车的的历史,开发“推独轮车比赛”项目。

白水涧有了文化的润色,似乎羽翼丰满了一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游客量仍在逐年下降。

第三阶段,参与性项目发展阶段。

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渐渐平常化,失去了几年前疯狂的热情。于是,白水涧也试探着开发一些参与性项目。

举办春笋节:让游客参与,挖笋、拍笋、观笋、尝笋;我们的口号是“我挖笋,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每年的春笋节,给白水涧带来了不少人气。

建造竹林滑道:白水涧回程游步道中,有一段比较陡峭,游客往往选择上山的游道返回,非常拥挤。因此,我们在这段路的竹林中,建造了“竹林滑道”,一方面让部分回程游客分流,给上山游道减压,另一方面让下山游客在游览中体验一下刺激的快感。根据三年财务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游客,参与了这项活动。

举办亲水狂欢节:每年夏季,我们设计了一些水上项目,如泉水足浴、摸鱼比赛、水上排球等等,特别是投资了冲浪漂流,把水上运动与大自然巧妙结合,让游客在亲水、玩水中享受到了快乐。

举办纳凉晚会:有自编、自导、自演的“山寨版”节目,也有游客争相上台表演的节目,从形式到内容,几乎都是“草根化”、“民间化”的,着实让游客耳目一新;也让不少游客过了把瘾。

白水涧景区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说是:自然景观大致定位、基础设施初步完成、参与项目基本齐全、接待能力逐渐增强。游客量应该能保持在13-15万左右人次。

不过,对于一个独立经营的景区来说,15万游客量,也只能维持生计,略有盈余;要想有较好的效益,游客量必须有新的突破。要使游客量有新的突破,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必须研究新的旅游主题,必须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一、老年养身——健康旅游的主力军

从2009年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的人,相继步入老龄。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要达到2亿,2025年要接近3亿,2035年要超过4亿。这是发展老年养生、健康旅游的基础。

老年人忙碌一生,退居二线后,万事都可置身事外,终于“有闲”了;老年人奋斗一辈子,该添的添了,该办的办了,通常有所积蓄,比较“有钱”;老年人比较注重健康,他们比谁都明白,“功劳是领导的,金钱是子女的,身体才是自己的”,健康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健康旅游,老年人有“兴趣”。有闲、有钱、有兴趣,必然使老年人成为养生健康旅游主力军。

二、健康旅游——白水涧最合适的旅游主题

白水涧景区坐落在北天目山脚,四面环山。拥有2500多亩毛竹林,5000多亩绿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到达98%;溪流从北天目山跌宕而下,窜境而过,上流北天目山没有任何污染源。据测算,白水涧的林海每天可以释放12万公升氧气,可以满足17万人的氧气需求,按人均而言,白水涧的氧气供应,比杭州城要多出数十倍。白水涧的林海每天还可吸收二氧化碳17万公升,二氧化硫1万多公升,吸收粉尘68吨,可以减少空气中75%悬浮粒子。除此之外,白水涧溪谷及其上空含有相当高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浙江省科普专家许钟根把白水涧概括为:空气清新,气候适宜,环境怡人。而不少游客已经把白水涧当作一座天然大氧吧。如果说,白水涧是健康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那么,健康旅游应该也是白水涧最合适的旅游主题。

三、开发产品——突出老年养生

白水涧老年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根据白水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环绕老年人群,突出养生概念。目前白水涧已经开发或正准备开发的一些老年养生旅游产品有:

竹海养生操:游览途中,选择溪边或竹林空地,组织游客做20-30分钟的养生操,让游客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心情。

竹海浴:竹林中的茶坐、亭子、秋千,都是竹海浴的场所。步入竹林,做做深呼吸,享受光合作用带来的清新空气,听听流水的声音,感受鸟语花香,达到益智健身的目的。

养生课:景区导游准备养生课内容,在游览途中穿插讲解。让游客在游览中增加养生知识,提高养生质量;游客会有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的感觉。

健康食品开发:民以食为天。健康食品是养生旅游非常重要的一环。提倡、发动农家开发利用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的内容:

1、荤菜:鼓励农家采用草猪、山羊、放鸡、放鸭、放牛、清水鱼等不用配合饲料喂养有机食品。

2、蔬菜:开辟高山蔬菜园、野菜园、竹笋园。不施农药,保证纯天然性、绝对野生。

3、油类:提倡农家使用菜籽油、猪油等,打造“没有地沟油的村庄”。

4、养生茶:六月雪、金银花、决明子、野山茶等天然饮品开发利用。

还有农家磨的豆腐,农家打的年糕,农家酿的米酒......

老年活动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非常多,关键是要找到既有特色又适合白水涧的老年活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1、老年趣味运动会:打陀螺、滚铁环、推独轮车、剥笋比赛、竹篮打水、竹筷运物等;

2、老年文化竞赛:老年摄影比赛、老年书画比赛、老年才艺比拼、老年棋牌比赛等等;

3、老年聚会:纳凉晚会、篝火晚会、老年座谈会、老年茶话会等。

老年公寓的开发:景区正在规划,下一步向政府申请立项,开发标准化老年公寓,以及配套的娱乐中心、健身中心、康复中心、餐饮中心、休闲中心等。

四、营造氛围——打造“老年人之家”

作为老年养生基地,必须为老年人营造氛围。老年人所到之处,皆有所乐;老年人所见之物,皆有所悟。让老年人有家的感觉。放眼之下,无不是尊老、爱老、敬老、帮老、优老的景象:

排队时——老人优先,

消费时——老人优惠,

走路——给老人让道,

坐车——给老人让位,

设立老人专座;老人专用道;老人休息亭;

有专门的老人指示牌;

专门的老人提醒;

专门的老人用品商店……

白水涧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特色明显,环境保护得力。我们认为,只要规划合理,开发恰当,宣传到位,一定能成为长三角不可多得的老年养生旅游基地。

健康旅游走进白水涧老年养生走出新天地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