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记忆一部电影一篇日记

发布时间:2013-05-21 16:10 阅读量:432 日记本:《个人日记》

我记得,不久前,我傻不拉几的问一个女孩,我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位,她说我是个心地好的人,我没作声,她马上又来了句:你超正式。我还是没有作声,只是前面这一句,有点客套什么的,后面这句真的,让我看不懂。

我也没有太在意什么的,毕竟我与那个孩子之间特殊的友谊,不好多问什么的......直到刚看了几个小时几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一部95年的电影,出自于姜文。我不解释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就像我不解释,我为什么因为穆里尼奥而喜欢皇马,因为穆里尼奥又不喜欢皇马。(后话)

去介绍这部电影是无聊的。因为文字本身根本就无法代专替属于电影的魅力;并且姜文的电影没有哪一部不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电影;这还包括他自己也说过他的电影就是他的自传,我不是他;况且我的文字水平实在是与他的电影档次,差太远......

我只能说说我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悟道我故事里的一些真谛,这也或许就是一个真正一部艺术电影的真谛,它属于电影的艺术。

希望至少你看完一遍《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在往下看。

(就当时你看完了——我才不会觉得我说话像放屁一样的,甚至还是那种没有响声,没有气味的 ......)当时的男主角也是16岁,也就是那一年的他的幻想被一个个不堪的现实所击碎,那些幻想是有英雄主义的、爱情主义的、也包括无知主义的......慢慢的随着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梦碎,最后梦醒,被“吓醒”。那些往事,或是不堪入目,或是不痛不痒,慢慢的又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幻想的美好,被现实的庸俗所完全占据——到这,我明白了。我一直认为我很特别,别人也与我同感,之前也懒得想自己哪方面特别,或是在性格上,爱好上,追求上......到现在,我知道了,是价值观。我到现在也不觉得别人的价值观怎么了,我很尊重,但我也很庆幸,自己一直很幼稚,一直很偏执,至少我现在还是在“做梦”中,没有被任何东西所“吓醒”。这个世界上的人他们都有一段“做梦”的时间,这段时间叫青春,梦里的点点滴滴,它总是美好而令人无限的向往,青春的心,它叫赤子之心。

我只能说我的“正式”,是值得庆幸了,因为我一直被保护着。我的朋友总告诉我,这个世界是黑暗的,是现实的,你会死的很惨的......(价值观的不同,并不代表在其它方面可以互不欣赏而不结实为朋友,尤其是如此坦露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先不管对不对——那么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看人背后的故事(就把自己当一个传记作家一样的去......),我通过和他的不断交往,不断了解,慢慢的知道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生活背景,我知道他的现实是必然了,不是由他可以决定的,当到了现在,也不是由谁可以改变的。所以我的经历我的背景,导致我的幼稚,同样的不是我决定的,到了现在,也不是由谁可以改变的。我不会刻意去维护自己幼稚的心,不然就成神经病了,只是呢,未来的心交个未来的事,看看是变,还是不变——变了正常,不变庆幸。

姜文是值得庆幸的——他很努力,但绝对也有和他一样努力的;他很专业,但绝对也有和他一样专业的;他很聪明,但绝对也有和他一样聪明的——庆幸的是,在他成熟的外表的迷惑下,别人不知道他的心是幼稚的,而这,却是他所不能决定的。所以这一切可以让"他站着把钱赚"了。

不论怎么样,都该庆幸——就像每当《我心永恒》的曲子响起,谁的脑海不会浮现出那段令人动容的船头桥段,谁不会有一种想着牵着一个人的手去重温那部电影......

艺术电影也就有了它的价值,电影艺术也就有了它的真谛,我的记忆也就有了我的日记。

一点记忆一部电影一篇日记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