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不可纵,思不可停

发布时间:2012-03-18 09:39 阅读量:1626 日记本:《个人日记》

俗有“欲不可纵,思不可停”之说。“欲不可纵”,道理浅显很容易理解。欲壑难填,如果对欲望不加克制,放纵它任其膨胀,将遗患无穷,轻则丧德、伤身,重则身败名裂。看看那些落马的赃官、落网的黑枭,哪一个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所以,纵欲者必将栽进欲壑里,万劫不复!

而“思不可停”的道理却没有那么简单,很有必要探讨一番。

古语说:“心之官则思”。古人认为心(其实是脑)这个器官,其功能就是思考。西哲说:“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就足以证明我的存在。那么,人如果停止思考了,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关于思考的重要意义,古人留下了好多精辟的格言,如“行成于思,毁于随”。是说,做一件事情的成功,在于缜密充分的思考;而失败则由于不慎重思考,率意处置。再如“事要三思,免致后悔”,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可见,要想做事成功、事业有成,多思善谋是关键。

不思考又如何呢?

人们常常戏称不动脑子或不善于动脑子的人叫“猪脑子”,或“蠢猪”。人要想不变成蠢猪,就要多动脑子、善动脑子。“健康在于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多动脑子勤思考,就是做“脑保健操”。刀不磨要生锈,脑不用要生病(老年痴呆症)。读书求学的学子和职场打拼的职工,脑子肯定不闲着,懒于动脑子的多数是一些老年朋友,他们认为,操心劳累大半辈子,到老了该休闲休闲了,不必再多操心了。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老年人都不愿动脑子,相反,一些退了休的知识分子和有良知、有见识的官员,他们心忧元元,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如党内前高干中的三李:李锐、李普、李慎之,他们曾多次向党中央提出谏言,经常发表文章进行民主启蒙。再如资中筠女士,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几乎每月都有新作发表。周有光老人,更是人中之瑞,年届百岁时仍每年都有新书问世。今年已是105岁高龄,依然思维敏捷、记忆不衰,还经常上网写作。前不久,接受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娓娓而谈,谈吐清晰,逻辑严谨,一点也不显老态。问他长寿及年轻态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除了生活有规律、饮食清淡之外,就是多动脑子勤思考。周有光先生是我们老年人的榜样。我们虽然不能人人都有他那样高的寿,那样大的成就,但他勤思考、不辍笔的精神还是可以学习的。

然而,也有人反对思考,认为是“枉费心机”,说什么“人间事,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还说什么“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与草民何干?再说,你管得了吗?纯是自作多情,吃饱了撑的。”如此论调显然错误。须知,国家乃全体国民之家,非某个政党或少数主政者之私产;国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公民们自应关心,自应有知情权、监督权;他们搞对了,我们拥护,搞错了,我们要批评,要 他们纠正;而不应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参与国是的公民权利拱手让出,任由少数人折腾去。这是丧失公民意识,自甘堕落为臣民的表现。这也是专制得以继续,腐败赖以滋长,不公日渐扩大的根源所在。

不错,现实中个人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少数人也是无法干政的,舆论的空间是逼仄的。这是因为正义的力量没有形成合力的缘故。这正需要“先觉觉后觉”,觉醒的人多了,雪球就会滚起来了。那时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人民以及人民的力量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和历史。”这力量是不可小觑、不可阻挡的。千千万万正义网民的呼声在现实中已经发挥了作用:纠正了冤假错案,阻止了错误立项,约束了官员们施政的随意性等等。所以我们不可悲观,不可弃权,不可旁观,不应无所作为。

反对思考的人有句话说对了:“胡思乱想没有用。”什么样的思考是胡思乱想呢?那就是围绕自身利益想点子:如何升官、固权、揽财、猎艳。。。。。。那又岔到纵欲的邪道上去了,当然要不得。为国计民生,为公平正义,为社会公益而谋,才是既利人又利身的健康思考。

祝您健康长寿,请您莫停思考。

欲不可纵,思不可停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