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委员说了
某委员说了,因为高房价而结不了婚的,女的完全可以嫁给40多岁的有经济基础的男人,男人完全可以等到40多了有能力了再娶嘛。且不说这种观点有违人的自然性,也不论网友们列举的由此可能造成的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伦理关系,我就不知道该委员有没有想过这么一种情况:拿我来说吧,假如毕业后24岁的我嫁给一个40几岁的男人,那么,20年后,我那60几岁的老公撒手人寰撇下40多岁的我,请问这时候40多岁的我要如何过日子呢?是独守空房,独守空房呢,还是独守空房呢?
当然这位大脑构造独特的委员也许会一脸诚恳地向我建议道,这完全不是问题嘛,其实40多岁的女人死了老公没什么滴,完全可以再嫁的嘛。只是我就要问了,那么我是该嫁个60多人也快不行了的还是嫁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呢?只是我又要问了,哪个跟我年龄相仿的男人会放着比自己小20岁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不娶,娶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呢?
某委员又说了,不应该鼓励农村孩子读大学,理由是农村孩子读大学一来造成家里赤贫,二来毕业后也不会回农村,而且会导致农民文化的流失。撇开网友偏激的回应“那以后农村和城市分开过,我们在农村乖乖种我们的地,你们吃你们的钢筋水泥去”不说,(其实我觉得钢筋水泥也不该给他们吃,没有农民工,看谁给他们造钢筋水泥吃去);也撇开上溯几代谁家不是农民不说。我觉得该委员就剥夺了一个人、一家人甚至一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资格,难道农民的儿子就应该像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样只会种田、吃饭、种田、睡觉吗?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该委员肯定不是来自农村,就拿我所在的村庄来说,几年才有一个人考上大学,而且一般都只是省城二本院校。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就不平等,而且父母一般都是在外打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所以最后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少。在我们村,大部分的孩子连县里的高中都考不上,更不要说读大学了。在我们江西省瑞金市谢坊镇的初中,每年超过90%的学生毕业就出去打工,根本就没有读高中的机会,更不要说读大学了,而有一部分甚至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其实真正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能有多少,我们村,近10年,也没有超过10个是二本院校以上的孩子。
不知道该委员有没有大脑,或者说大脑是不是用来想事情滴?我就想问了,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不回农村?难道不是因为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农村医疗、教育资源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水平不高吗?难道还是农村的孩子没良心吗?那该委员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做表率,上山下乡为农村做贡献去?
为什么农民宁愿赤贫也要让孩子上大学?难道不是贫富等级分化,农民一无资金二无社会人脉既不能经商也不能从政,只能种田打工,除了上大学就再了没有别的上升渠道了?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本来从一出生享有的资源就不平等,难道连这唯一的上升渠道也要堵死吗?我就纳闷,该委员这么有时间这么有才想出这么匪夷所思的想法,怎么不去数数长城有几块砖,西湖有几滴水,非要跑到两会去乱吠呢?
为什么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家里就赤贫?难道不是高校学费有不合理的地方,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我觉得吧,该委员肯定政治就没学好,凡事不是都该追根溯源吗?当务之急,难道不是该加大教育投入,缩小贫富分化,减少贫富不公,提高农民生活?有时候,其实我们不指望财富分化缩小,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机会平等,上升的机会哪怕就平等一点点……
这个社会,缺少清醒且有良知的人,所谓的专家、学者、委员,什么灭绝人性的话都放得出来,把民众当傻瓜耍。有时候,我就觉得,这样的专家、学者、所谓委员,不要也罢!多一个是祸害,少一个举国同庆!
还有江西农大副校长撞人事件,抓了又放,江西媒体集体失声,逼得当事人除了在网上发帖子求助,寄希望于通过社会舆论公众关注来寻求公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的社会,已经逼得人除了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自焚跳楼,就只剩下网上发帖乞求世人的愤怒来维护自身利益,真是让人绝望。
其实,早些时候,就在《南方周末》报纸上看到整版的关于强拆自焚事件的后续报道。报纸披露了一大串要为强拆自焚负责的官员不是官居原职就是换了个职位挪了个窝,更有不降反升因祸得福的。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明目张胆光天化日光明正大地作恶却得不到惩戒。让人绝望的不是社会有如此多的恶行,而是恶行光明正大地暴露也得不到惩治。以前,恶人们作恶还知道装模作样地遮遮掩掩下,而现在,不用装也不用遮了,青天白日下,我们看着恶行发生,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一个国家,已经到了社会的舆论都起不到作用的起步,除了表示绝望,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来形容。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才发现,简单是一件幸福的事。前天寝室卧谈,乐乐无奈地说,这个社会,知道太多真相不好。也许吧,也就年轻的时候会愤愤不平愤世嫉俗,过二年毕业了,进社会了,也许就习惯了麻木了。只是,隐约中,我听到鲁迅他老人家恨铁不成钢地叹道:欲坐稳奴隶的人啊……我只怕,有一天,是不是我们会连欲坐奴隶也不得……
某委员说了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