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有如果的后果

发布时间:2012-01-30 12:15 阅读量:1759 日记本:《个人日记》

如果......

有些事,心里老早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但做出来的却是不应该的。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一错再错......人呐,够悲催的。对对错错,人生于世,做的每一件事情就两个结果:对与错,何必懊悔自己的错误,何况有很多事,回头看时,即便对错已经无所谓了。这是熟视无睹的选择游戏,兴趣固然是首要,但更多的是我们已疲于面对这种对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时能被理智所糊弄,有时也能从糊涂中清醒过来,“智”和“愚”其实没多大距离,一步之遥。 埋怨亲伴的自私,慢慢的关系也疏远了。呵,想来是自己太拘泥了,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说法挺是夸张,倒很有意思。可能从造物即始,人的内心便有了自私这重性格,这世间的人,活着,就需要那么一点自私,那么一点吝啬,甚至那么一点龌龊。渐渐地理解了,豁然人生。冥冥中,有些事注定是命的遭际,或一生快乐无忧,或终其一生只为一日三餐,天壤之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既然是命理,人为怎么能变改?“富”,钱太多,放在银行怕虫蛀,放在家里怕人偷,愁;“贫”钱太少,手里的那点钱该怎么掰着花,忧。这些烦恼都源于“为自我服务”,一种满足。平平淡淡才是真,过于强求并没有什么幸福,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家庭,个人,兴许那真性的幸福就潜藏在平淡和踏实中。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直的挥霍无度跟短衣节食的都是衰病的根端。她常叹自己丈夫没出息,赚不到大钱,其实“大”要有多大?这只是对比中的无稽说法。就像自己在提出苛刻要求时,父母便会说:我想....我还是想当皇帝。”要知道这可是颇具讽刺性的话,一针见血。抑制疯狂肆长的欲望,用“冷”的方式来进行“收缩”。无法充实的欲望只会使心灵一度空虚,人生于世最重要的还是知足,无休止的贪婪欲望只使人格变质扭曲。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伪君子”的注解:(名)外貌正派,实际上卑鄙无耻的人。粗鄙的理解就是GTL名言了:着住衫的衣冠禽兽,戴着眼镜的斯文败类。这话实在是精辟,可惜故人已去,移民香港了......言归正传,“伪君子”或许在职场和官场中出现较多,那是需要耍手段的场合。而在我们平民的圈子里有“伪君子”也会被称为“混混”、“流氓”:外貌打扮七零八落,行为内心卑鄙无耻,另类。这个社会就这样,淹没的是忠良,裸露的是丑恶,还掘地三尺就能找出个真正纯良的人?难于上青天,恐怕掘到地心都没几个。纯良的基因早已突变为邪恶,往上攀,不想卑,就得贱,必须伪,没有大同社会,也不是鲁先生的“人吃人”封建礼教,这,只是一种需要。利益个人为先,道德底线早已经被泥沙俱下的大潮掩埋,法律底线却永远是前提。

这只是没有如果的后果......

只是没有如果的后果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