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篇之文人
所谓文人,狭义上讲就是无病呻吟,看似铮铮竹林的舞文弄墨,壮怀激烈,实则是无缚鸡之力的奶油小生,或曰缺钙。我很遗憾,世人对于文人的评价,已经沦丧到如此不堪的地步。虽未必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窘囧,却在某种程度上甚于苛政猛虎,避而不闻不见。
总体而言,正如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文人有三个特点,一曰酸腐,二曰风骚,三曰矫情。
酸腐,即陈旧过时,一身书袋吊子,如有雷同之处必引经据典曰某某曰,看似高深,实乃无见解的浅薄。这方面的典范要数被离休的辛弃疾了。少歌曰: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又曰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向苏老三的水调歌头致敬。再次者当属纪晓岚,说和珅最会摸龙屁我是不赞成的。八股全才纪昀拍的那才叫顺溜,因为文学的本身有慰藉之人文关怀的功能,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说的就是这个理。大学士相必深谙此道,龙颜笑逐才得以得宠。
风骚,好吧,我知道诸位思想中的反应,条件反射般的直观。但此词的本意非与女人的举止轻佻放荡相关。古义中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代指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叫领风骚。引申到这里来讲,风骚二字貌似有相当的成分在多情在不羁在风流倜傥。诚心而言,现在众人对此的释义还算中肯。大部分的文人都有多愁善感的细腻,要知道无秋毫之见的洞察力,又怎能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笑时好似山花烂漫,伤感时恰如芭蕉带雨。妙手偶得之,所以风骚也是为了创作的需要,或曰非风骚无以展素卷,无以成千言。
矫情,汉董仲舒《士不遇赋》: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额,我也掉了个书袋子,我从表观上愿说出于偶然,其实是出于必然,个中原因你懂的。显而易见,矫情一方面来自文人的恃才自重与傲物,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不遇失意,两者谙和又相得益彰,于是成就了诸多流传在风中的千古诗篇。曰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或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副安贫乐道,超然世外的样子,实则是掩饰本心,不被重用,壮志未得以施展,就是不开心,为自己找个华丽的台阶而已。
更有甚者,曰文人实则是为政府卖笑献唱的妓女。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宣称哪怕是暗示自己是文人,都是要有极致的壮士断腕悲壮的献身精神与蚍蜉撼树天真的自虐倾向。这让我等情何以堪?那种无处寄托的豪情隐情,抑或现时流行的青春,真的是无处安放了。
话又说回来,文人其实还有那么一点用的。比如,此刻是寒凝天边的落雪之夜,他的江南却依旧柳絮飘飞,繁花似锦。彼岸是风萧水寒的凝重肃穆萧杀,此岸却可以是歌月徘徊,舞影零乱。许你一世的倾心相守,未必是出于你的倾城,或是在于他的诗意。活于人间,却未必识得生活的真貌,存于理想,却是极致的画意浓情。比如,这行去的一年,年华如流水倾泻,处处是可以采撷的溢美之境。只要愿意,即使落叶残红也可以被夹杂着缤纷,更不用说一滴微光一抹生机将会经由文人的笔以怎样的见微知著,泛滥到无限。开心的,在云朵里徜徉一片欢歌,引群鸟圆润。不开心的,在暗夜里饮一壶浊酒,殇孤星寂月。
悲,抑或喜,只是出于审美的需要,抒情的需要,文字的组织而已。
跟着他,即使风餐露宿,也可以有琼浆玉露的滋味。即使山穷水尽,也可以有柳暗花明的惊喜。即使世界毁灭,亦有海枯石烂的誓言。
只是,你的境界,要在烟火之外。
自嘲篇之文人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