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之骊山
故地重游之骊山
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对于此话,我的理解是:第二次踏入的河流或许还依旧是那条河,只是,初次踏入时的流水已远逝,再次踏入这条河时,早已是新的流水从脚丫流过,留下清凉的痕迹了。
——-写在前面
山依旧是那座山,不会变,只是彼时的人与心境与现时早已是不同了,再次的踏入这座山,与先前早已隔了两年多的时日。这次爬山,是应了朋友的约求一道前往,其实自己也早有重走一次曾留下痕迹的路之意愿,只是碍于许多的琐事未能成行,这次恰是一种成全罢,想之后自己也未必会有现在的闲时来做着春日的游玩了。
这次与朋友一道爬山,毋庸说是对前次游玩的一种追忆,对于世事变换的一种感慨,伤怀。
前次游玩,留下一些影像资料作为来过的纪念,而如今这些东西恰是成为了对于过去存在的一种讽刺和嘲弄。那张我们在七夕桥各自牵手伊人的照片,在如今看来,只能是一种纪念吧,照片中的各人,包括那对坚持最久的情侣,现已是各自别过,一如三月末的樱花纷飞散。自己曾长久的对着保有的照片发呆,其实自己到现在也无从记起,是什么引导着靠近,然后再是别过,曾经以为自己是个不会生活的人,当我看着照片时,才发现,哦,不是我一个人不会生活,原来很多人都不会,在岁月的流逝中,谁也没有谁绝对的拥有,不然,那对在我们看来绝对不会别离的人如今也亦是陌路了。照片上的七夕桥三个字,现在看来,好刺眼。当我此次走上这座桥时,依旧能够记得,前次的各人在桥上拍照时的姿势,笑容,还有在吊桥上摇晃时女生尖叫的声音,触手可至,却又遥不可及。
后山的桃花依旧灿烂,一如前次来时一般,早开的花有些已荼蘼,在风的吹抚下飘散起舞。我现在眼前的一张照片是鬼束千寻(我对大学里一个最好朋友的称呼)在桃花树下照的,身后是一棵盛开的桃花,花朵繁茂,树叶也已抽出了嫩嫩的新芽,或许是天气稍微有些热的缘故,她的脸有些绯红,与身后粉红色的桃花两相辉映,使我想起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来。其实前次的爬山,最让我高兴的事情是看到了自己最好的哥们和最好的朋友走到一起,当然,如果没有后来的分别话。
那次的爬山之行,算上我包括我的哥们和朋友应该是四对情侣,到如今谁也不是谁的谁了。有时候我在想,是我们太过单纯还是本身还依旧是一种稚恋。不能说我们8个人中的每一个都是在匆忙中走进,但至少有人是这样。想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在熟悉之后,或是在普通人之间的那种戒备松懈下来之后彼此都显露出了最真实和本能的一面,而这种真实和本能的一面,使得彼此都无法适应,无法去包容,于是就有了隔阂,然后有了争吵,有了冷战,到最后有了别过,有了分开时虚假的祝福,到最后无非是在这个世间又多了一对熟悉的路人罢。记得鲁迅《伤逝》中关于爱情的一句话“爱,必要有所附丽,才能够走的更远”想这是对爱恋中的人最好忠告,当然也是对我自己。
这次与朋友同行,想必她也是有着一如我这般追忆的心境,因为骊山也留存着关于她以及现在业已分开的人的记忆。记得她说,看来我们学文科的人确实重感情的多,比及学理科的人来说,许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决绝。某个时候,越是真切的感觉,到最后留下的也许是另外一种真切的疼痛。就像她一样,这种痕迹似乎无时不刻都在,她是从初中到高中的同学,而这次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其初恋,结果却没有期望的那么美好。即便分开之后,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心底的在乎,不然的话也不会因为他的一个借口而郁怀好几天。这也许是女孩的致命伤吧,一旦投入很难走出。
这次爬山,想也许会成为最后,至少对于骊山来说。明年此时,早已无此闲暇,而关于这山水的记忆,相信在时间向纵深的推进中,会逐渐模糊最后至于遗忘吧,会有新的记忆覆盖上来,取而代之了。
过去之所以成为过去,是因为它留下记忆的痕迹,然而我们无法使过去成为今日的继续,所以,只能是感怀,然后辩明来时路上遗失的或是忘记携带的东西,继续前行,并且在前路上珍惜遇到的一切,不让过去重演。
故地重游之骊山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