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念想,一座城

发布时间:2011-11-12 12:51 阅读量:3685 日记本:《个人日记》

十一的时候,回了趟Z城,见了老朋友,热闹了一整天,很享受这种感觉,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叨叨个没完,很美。我一向是个话不多的人,一整天倒说了很多话。离开这座城已有三个月(一直很纠结是用告别,还是离开,总之是那里的一草一木已与我无关),多多少少我们的生活都有些不可名状的改变,人嘛,总是要成长的。

我清晰地记得,临到S城的前一晚,敏说,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啊。然后一思量觉得不妥,又道,“我不是说你一定就混不下去,我是说…”后来,在Z城的很多朋友也说了同样或类似的话,我深切地感知得到他们的担忧(那些担忧,我也不是没有过),更能体会到那些话里的是牵念和祝愿。其实,他们的惦念也不无道理,以我的个性,是很难有决心,有勇气一个人去一座陌生的城市讨生活的。

一个人,如要从一个熟悉的城去一座陌生的城,最初的实践在于思考,因为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于是彳亍,于是徘徊,于是止步不前了,在青春的印记里,多少都是平淡的;也正因为一个人,少了很多挂碍,暂且当作一次没有“牵绊”的旅行也好。

想出去看看,这念头有些时日了,总在为那些可预知与不可预知的念想缠绕着,更何况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去过的人说,我再也不想去了,太累了;那些留下来的人说,既然决定留下了,我一定能笑到最后的;那些还没到过的人说,那里啊,不是我能活下来的地儿。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么一次又一次自己将自己拒绝,不留余地,何不什么都不想地放纵一次,一次就够了。

火车到达S城是在早上,一夜没怎么睡觉,混沌着大脑,圆睁的双眼,望着窗外依稀的晨光,一点点亮起来,心也莫名地激动,似做梦一样,说到就到了。跟着好友进出在不同的地铁站台,感觉像是个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不懂。我该有多庆幸,还好,不是一个人。可是之后,还是要自己走的。

第一个周末,她们就饶有兴致地带我去这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区去逛了逛。

第一次一个人去乘坐地铁,随着拥挤的人流上上下下,像是赴一场没有期限的约会,没有邀约人,盛大的让人忐忑,此时此景,就算设了防,心门已慢慢开启。

走在S城大街上,你知道我在想些什么吗?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或者更明确地说,此刻我多想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没有人可以看穿的情况下。繁华的街道,拥挤的人流,走在现代人用古典元素装饰后的街道,我原以为很想去触摸的窗棂,可是没有。而感觉与以往走过的街道的是不同的,这就足矣。

走过几条弯曲的街道,迎面是停靠着标有各企业名称的船只,浑浊的气息,满眼满耳都是,我体会不到壮阔,那种原以为很辽阔的壮阔,也许不该这么想的,它最美的时刻只开在灯红酒绿时,不在这华灯未初上的傍晚。这样的苍茫,我想到的只有,故乡的洪水,泛滥的无边无际的洪水,以及连带着房屋倒塌时候的惊悸。有点扰人兴致了,呵呵。

对于一座城的认知,大抵就是从这些点滴的事物开始吧。因为陌生,所以从熟悉处开始寻觅,寻觅熟悉的声音,寻觅熟悉的空气,寻觅熟悉的一草一木,那些内心深处潜伏的,能装的进去的东西。装不进的就需要慢慢地磨合,磨掉成长中必须要磨掉的角角棱棱,会疼吧,得一个人承受并隐忍,自己的人生,就算有榜样可以参照,没有人可以代你抉择,代你奔跑,代你承受抉择的结果与后果要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很简单,也很不简单。

走在绿草绿树遍野的公园的路上,翠绿与蜿蜒的交织,延伸到一个又一个新婚燕尔的脚下,一不小心,视线就越过了庭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吹着小风,心是美的。抛却了任何被看穿的惧怕,丢掉了所有预知与不可知的烦闷,只想停留,仅仅静止在这一片绿色中就好。

一座城的崛起,是自身的颠覆,还是另一座城的葬礼,城内城外每天都在上演着攻城略地,谁在指点飞扬,谁来丢盔卸甲,谁是马革裹尸,给谁披红挂彩。生活的城,生我的城,生的城。

一个人,一个念想,一座城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