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斗架引发人命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1-09 08:30 阅读量:2226 日记本:《个人日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悲惨事件,发生在苏北某农村小街上。“文革”中的1974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有两只公鸡在斗架,鸡的主人是对门邻居,住路北的姓王,住路南的姓杨。王家的公鸡斗败了,落荒而逃;杨家的鸡穷追不舍。这时惊动了王家七八岁的小男孩。为了保护自己的鸡,小男孩拿着竹竿撵打杨家的鸡。杨家的女主人出来喝止小男孩。小男孩不听劝阻,继续撵鸡。杨家的女主人就去夺小男孩手中的竹竿,嘴里还念叨着:“你这孩子这么淘气!怎么老打俺的鸡?”小男孩夺不过大人,就坐到地上放声大哭,并呼喊他娘:“娘!,她打我!……”(其实他并未挨打)他娘闻声而出,见儿子坐在地上踢蹬着大哭,真以为受了多大的委屈,没问青红皂白,上来就去撕打杨家女人,还不干不净地骂着。于是两家女人便扭打在一起。街坊邻居赶紧过来拉架。好不容易把她们分开。又分别把她们劝回家消消气。邻居们说: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日又没有什么过节,别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低头不见抬头见,还要经常相处哪。

两家女人听劝,都不再吵闹了。邻居们以为这事过去了(真要过去就好了)。

哪知平地又起风波。王家的男人回家,听到老婆诉说,真以为孩子被人打了。他脾气本来暴躁,加之做了造反派的小头头,平日里就盛气凌人,更不用说吃亏了。听说爱子被打,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于是不由分说,就闯进杨家,把那家女人打了一顿。又被邻居劝住,才悻悻地回了家。

杨家男人回家,见老婆坐在院中地上,披头散发、抢天呼地痛哭流涕。他问明原因之后,也是满腔怒火,本来想去王家讨回公道,无奈生性懦弱,惧怕王家族众势大,更惹不起造反派,反而劝妻子忍下这口气,说什么“好人不跟狗斗”,“吃亏人常在,占便宜死得快”。(典型的阿Q精神)杨妻无端挨打受辱,自己的男人又如此窝囊,满腹冤苦无处申诉,悲痛欲绝,一时想不开,到晚间便仰药自杀了。

杨妻之死,死得刚烈,她以可贵的生命殉自己做人的尊严;就像“文革”中老舍先生义不受辱,投湖殒身一样。

杨妻之死,使两家男人都后悔莫及。杨家男人失去妻子,因窝囊出名,此后再也没有讨到老婆。王家男人,因斗殴致死人命(实际是殴打致死人命,因系造反派头头受到包庇),获刑三年。在看守所跟我关在一个号子里,向我讲之甚详;他终日长吁短叹,自怨自艾:“是我的孬种脾气,害死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我当初要是不冲动有多好。”

是呵,脾气不好的人缺乏忍耐,容易冲动暴怒,俗称“属炮仗的,一点就着”。有这种性格缺陷的人,必须加强修养,尽力克制冲动。林则徐就曾书写“抑怒”二字,置之座右以自励。郭冬临曽说过一个小品,叫做《冲动是魔鬼》,具有明显的警示意义。我的脾气也很急躁,曾多次冲动,几乎酿成大祸。老来思过,深感忍耐和宽容的重要。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凡事都忍,该坚持的绝不能妥协。

老话说,能忍自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过去好认死理,争论问题非辩出是非曲直不可;往往因此伤了和气,得罪了一些人。其实,日常琐事,小事小非,鸡毛蒜皮,何必斤斤计较?南方某城(地名忘记了)有个“三尺巷”的传说,据说是清朝军机大臣张廷玉,家人因与邻家争墙界起了纠纷,写信向他求助,他复函说:“千里修书为争墙,让他尺许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照办了。邻人见大臣家如此大度,也主动让出了尺许,这样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三尺宽的巷子来。至今传为美谈。张公可谓深谙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尢(尢,怨恨)”的哲学精神。

古语有“小不忍则乱大谋”。是说不能逞一时之忿,而因小失大。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是为展现理想抱负;可惜晚节不保,未能大忍,以致冤死于未央宫吕后之手。司马迁忍蚕室之辱而苟活,是为留有用之身完成《史记》著述。周恩来在“文革”中之所以屈从毛泽东,正如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关于周恩来与“文革”问题时说的这样一番话:“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就保不住,也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见冯锡刚《东方红》随想,载《随笔》2008.4期)

以上三位前人之忍,是忍辱负重,与胆小怕事、惜命保身而妥协苟活,不可同日而语。

“和为贵,忍自安”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事是不可以忍的,孔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例如,外敌入侵,事关民族大义,绝不能忍!否则,就是汉奸卖国贼!再如,个人权益受到侵犯和剥夺,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否则,容忍退让,就是姑息养奸,纵容贪官恶吏继续为非作歹。事关个人尊严和大是大非,也绝不可忍让。所以当年马寅初先生,宁可丢官(被罢免北大校长)也决不向毛泽东屈服,誓死捍卫科学真理。历史作了公正的判决:优生优育,不仅是中国的国策,也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马先生笑到了最终。

总之,一事临身当慎思。私人之间的言差语错,芝麻绿豆般的利益纠纷,可忍则忍、能让就让。若是大是大非,该出手时须出手,决不能当窝囊废。

公鸡斗架引发人命案的思考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