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洛漂流记
如果说阳朔的遇龙河是一个初涉人世的含羞处子,那么浏阳的周洛就是一个顽皮捣蛋的青涩小伙。
遇龙河文文静静、清清澈澈,河床深处水草依依,岸边垂柳青青,恰似那娇羞女子欲说还休,刚坐上遇龙河的竹筏我就想到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河”,也许正是因为遇龙河的这种神韵,所以会演绎出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纯美爱情故事。
但浏阳的周洛就惊险多了,浏阳的山多且深但不算很高,从社港镇进到周洛村,汽车要走很长一段路程,山路弯弯多数是在两山之间,公路边除了几丘稻田就别无他物,进入眼底的除了山还是山。
汽车到达目的地,换好装备战战兢兢下得水来,将安全事项解释给儿子听。我也是第一次下水,长这么大从来不曾游过泳,儿子也是个“旱鸭子”,很想邀个男同事一起,无奈一只艇只能坐两人,管他三七二一,不露声色坐上艇。同行的都很兴奋,立即用水瓢、水枪“扫荡”我们母子,儿子也不示弱,马上还击。漂流还没有开始,大家都湿漉漉的!欢声笑语一片,好似一池青蛙闹塘。
第一关估计也就1米落差,泛起的水花刚好溅到脸上,儿子感受到了水的温和与刺激,有点紧张,对我说:“妈妈我好冷!”其时正值正午时分,头顶的太阳火辣辣,不过河道被树荫遮着,只有斑驳的阳光洒落,“你用瓢舀船里的水咯,或者去喷别人,就不会冷了!”我想他因为害怕而紧张,但只能用分散他的注意力来解决所谓“冷”的问题了。
艇划到浅水区,也许因为我们母子“吨位”太低,两个人的体重加起来也不过一个大男人,艇总停在回旋的漩涡里出不去,儿子着急,我就下到水里将艇推或是拖到下一个“缓冲区”,让我们的艇前进。儿子见状也来帮忙,用手或是瓢来划,母子协力,我们的艇也超过了一艘又一艘,一直没有被落下!“妈妈,你也很牛的哦!”
一路沿途,水道很多地方是人工造就的,用麻石砌成的护墙,用水泥捣成的落差,有可以说匠心巧制。水面上漂浮着很多飞蛾的残骸和洒落的枯枝败叶,浅水区域也能看到河床的卵石,但没有水草的飘摇。水道总长多少我不清楚,只知道我们漂了一个半小时。有很多各具形态的落差,最惊险是最后一个,20米,相当一个瀑布了!想想都觉得后怕,尤其是听到有人翻船了!可我们娘俩眼睛一闭就下来了,居然没什么感觉!
每到一个落差,儿子有些许紧张,虽然他极力要表现他的“男子汉气概”,但我自然心知肚明,叮嘱他双手抓好把手,将安全帽戴紧,脚顶住我的脚,但我们还是被一个又一个的浪头颠得好高,几次被工作人员批评“不要站起来!”真是冤枉我们了,我都想躺下去,怎么会站起来,无奈体重太轻,只能“飘飘然”啊!后来稍微掌握点诀窍——头尽量地低,劲尽量往下沉。终于一路跌跌撞撞地漂到终点!
自己带了相机也不能用,唯一一处照相的地方却发现效果不理想,所以没有将照片买下留着纪念。
儿子说,下次一定要爸爸来,我想也是,下次不管去哪漂流,没个男人确实不安全。倘若母子二人落水了怎么办?!不过也为自己的“无知”叫好,真是无知才无畏。如果我知道有凶险,肯定不敢下水的。也是因为遇龙河漂流给了我“柔”的感觉,却不知周洛是如此的“险”!但用儿子的话来讲,既然是漂流,还是周洛好玩!我也认同,但下次再去,我愿为他们父子效力而不会下水了。
周洛漂流,是盛夏和初秋的游戏。漂在水上,一点都感觉不到太阳的火辣、盛夏的酷暑,水温既不沁凉也不滚烫,是恰到好处的温暖。但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漂流过去,每个人的“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都会变成“黑萝卜的胳膊红萝卜的腿”了。
周洛漂流记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