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其糟糠,谁的罪过

发布时间:2011-09-07 11:13 阅读量:1745 日记本:《个人日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自识不为过,深以为然。 自身不敢忘,也有向往,便得诗书养浩然气,不是一蹙之间,却也不敢登峰豪言:“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自觉益于书香气的浸染,断断续续,丝竹轻弹,不成曲的叹,几年未完。

不敢与君子比肩,当然也不愿为之,可是不敢不提“君德”,自认为德是中华几千年的核心所在,有德才有行,仅是拙见,却自认不假。当然这里说的德不是僵硬教条的君子之德,而是本心对于自身定位的一套规范,虽说尤其条框限制,倒也不失为的洒脱,愿与其行,不浮不躁。

不敢与才子夸文,却亦向其努力,不敢索言,却亦窥言一二,解其腹中情绪。每个才子都有自己的坚持,我总认为有自己坚持的才人,才是笔落生香之所在。东坡问明月,小山怜落花,银汉迢迢,朝暮少游难话。一笔落尽千古,谁又懂得心中的那份未知的挂念,事事都过,物皆非,却留诗书问后人。谁知,谁懂,一帘梦中:才子(佳人)美。

不可违心,却亦违心,时而读一本小书,是一份情趣,也美,却也没有那么多的绝对,总觉又是缺了些滋味,心意也是不敢妄自猜测,心中惘然,也便抛弃了一些不知的所谓,可怜,为谁美。有时惊觉时间难回,往事难归,已去的谁又能违,便去心事,从新回味——现在很好,吾应珍惜。

说了太多,也未到其题,言罢书香,腹中精华,也便说说糟糠之言。我是不赞同说荤话的,粗糙不堪,不是难言,而是本心中感知的不习惯。粗陋的言,有时不见得比粗鄙的行径来的精彩,总是认为言是心的显示,你这样的言,是否是因为你的心是那么的不堪。知道,有时说些荤话,也是调剂生活之需,譬如朋友之间的相互调侃,也不能说其为过。不过一切皆是有度,这个度,自认世间还没有谁能全权把握,只能说一切要讲得时间,地点,便也如是而已。

以前总是认为,满口粗言的的人,内心也会不堪,可是为何有些人明事理,却是口不择言,自以为洒脱,却也不堪。糟糠到底是对谁言,不知,又自知。谁知,谁知?

谁的选择,谁得罪,糟糠挂欢颜,可怜,可怜。

“正得秋而万宝成”,说的一片心语,勿乱识秋凉。

(有时听到有些人粗言恶语,有些不懂,便就斗胆写了,勿怪)

问其糟糠,谁的罪过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