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卜昌小学的第六天

    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我在卜昌小学度过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一半。日程过半,可是心里确是很烦闷,因为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对家的思念总是越来越浓。真像古人说的一句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

  • 三下乡第六天

    第六天的天气很热,太阳非常猛烈,感觉就像第一天来时那么燥闷。不过也因为这样艳阳高照的天气,所以今天早上看到了海上日出。东边一轮红太阳像鸡蛋黄一样缓缓升起,太阳倒映在海面上,相互辉应,场面非常壮丽,一时之间想起“朝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如此美丽的日出也带来了新的一天,

  • 我在卜昌小学的第五天

    今天是我来到卜昌小学的第五天。我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今天早上我给他们上了第一节课的内容,我给他们讲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 轻松愉快的三下乡课堂

    伴随着嘹亮的歌声,记者走进了卜昌小学四年级的课室。语文老师正在教小朋友唱歌。他们今天上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老师先是利用了早读时间为小朋友们板书,把那些难懂的字词给标注音。先教会小朋友们读这些字,之后再带领他们一起朗读了这篇文章。老师一句一句的,给他们讲解词的意思,一边讲

  • 《再别康桥》训练进行时

    岭南师范学院团心倾民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将于7月20日晚举行文艺汇演汇报演出。为此,他们与学生一起加紧排练节目。四年级将要表演的节目是诗歌朗诵《再别康桥》。训练朗诵的负责人则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

    这天早上,在早读完后,语文老师便带领了四年级一些同学出来排练。并不可

  • 眨眼的时间,我们岭南师范学院“团心倾民乐”社会实践队已经到达湛江市雷州市调风镇卜昌小学有四天的了。在这短短的四天里,或多或少也是环境的原因,彼此都生活在一起,所以大家相比第一次在岭南师范学院综合实验楼B栋1楼107那晚的岭南师范学院“团心倾民乐”社会实践队的队伍见面会相比,相互之间的陌生已经少了许多

  •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了,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已经习惯每天早上凌晨5点起床的生物钟。乡村里凌晨的早市总是喧闹的,淳朴的村民拿着自家种的青菜,自家养的鸡出来卖,身为后勤组的男生,每晚临睡前都讨论一下明天的菜谱,怎么样子做才有营养,怎么样子做比较好吃点。开始时,因为是在雷州,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属热带季

  •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三下乡的第五天了,时间在我们的碎碎念中过了一半。今天上的是第三节课的英语,本来已经准备好要教孩子们两首简单的英语歌,让课堂气氛活跃一些。以为孩子们都对唱歌很感兴趣的,可是上课效果却和我想象中的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是三年级升上来的,还有一些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所以歌曲

  • 今天睡到八点左右,挺好的。终于睡了顿好觉!接着,开始从校门口出发,前往调研地点——企树村。我们主要是搭车去的,挺爽的!边看风景边吹风。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在路上行走的村民好少,基本不见人影。最终,我们决定走到村民她们的家去调查。还好,村民她们很配合,并没有对我们进行过激行为。但是,一开始,村民她们是有

  • 7月10日晚上11点10分左右,两名女队员拿着衣服与手机准备队员上三楼晾衣服,刚好一名男队员要洗澡,就在上面帮她们再弄一条晾衣绳。三楼的天台是女生晾衣服的地方,运用上面的旧桌子,旧电脑,以及残旧的旧木板叠加起来,用竹竿和红色的包装绳来搭建的临时晾衣处。

    在上面已有的一根竹竿和一条红色包装绳上已经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