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开
——儿子婚事纪实
一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午十二点三十八分钟,钟祥市金苑大酒店一楼大厅里。
近两百人的与会嘉宾亲朋在我的面前端坐着,他们的目光一齐聚集于我的身上。整个大厅内,充满了一种喜气洋洋热情洋溢的气氛。搭建的婚庆花环走廊,音响里流淌出的欢快祝福的音乐,主持人的激情
2014-05-06 21:56摧残与拯救的民间寓言
——读令狐宇文短篇小说《树神》
黄叶斌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各地农村在招商引资的拉动下GDP迅速增长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污染和恶化日益
2014-02-15 16:37《为文学生长鼓与呼》序
张 炯
黄叶斌同志的《文学评论文集》即将出版,他请白烨同志转达,希望我为他写篇序。我与他并不认识,读了他的文稿后,却觉得理应向读者推荐。他的早期的文章,发表于1979年,以此计算,他从事文学评论已经三十多年,可谓是资深的评论家了。他的文集分为五卷,卷一是“散文之欣赏
2013-12-23 22:33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学叙事
——读孟大鸣中短篇小说集《痛彻肺腑的鱼》
黄叶斌
一般而言,传统小说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人物形象的臧否褒贬、文章主旨的暗示导向等;但是,在现当代小说中,随着各种文学叙事风格的探讨和流变,作者或者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那种中规中矩的叙事策略和方式了,小说的散
2013-10-21 10:35青春期的回眸与反刍
——曹玉凤部分散文系列印象
黄叶斌
阅读80后青年作者的文章,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种新的挑战和考验:从年龄上说,这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交流,也是一种小心翼翼地情感上的接近和交融(因为作者的年龄和我的儿子同龄);从心理上说,阅历和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评判文本上
2013-09-24 21:57自赎的悲伤与时代的叹息
——读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黄叶斌
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原载《十月》2013年第2期),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为了个人的前途和照顾母亲在城市打拼奋斗的悲剧故事。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情况下,作者以一个普通青年的成长经历和自
2013-09-04 10:52在路上:生活的磨练与人性的光芒
——敏洮舟部分散文印象
黄叶斌
在路上,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也是一种人生的宿命。为了生存算计的滋润、生活美好的救赎、生命价值的绽放和人格尊严的守护,作为人之常情,人们往往选择的大多是“在路上”的状态:不仅是一种进行时的生存拼搏考验与生命体验过程,更是一种过去
2013-08-02 22:19诗意的散文与诗性的人生
——贵妃醋部分散文艺术特色略谈
黄叶斌
阅读现代经典散文,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美学涵养的:按照常规的媒介接受法去阅读,可能有些障碍——意象的丰沛、思绪的飞翔和意念的跳跃,使得文本结构呈现出一种电影蒙太奇般的回环复调的新奇;而以新散文的先锋试验性的标准去衡量,则是
2013-07-23 09:17西北草原的诗意栖息与文学叙事
———读梁晓阳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
黄叶斌
新疆伊犁大草原,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文人心中的一块圣洁的心灵栖息地。对于大西北的印象,大多数人似乎主要是来自于教科书的简介及文学作品的描写。那种辽阔、苍茫、高远、洁净、寂寥和雄奇,这些字眼也好像常常在我们
2013-04-23 22:20触摸历史的温度
黄叶斌
节假日,本来是一段迎接、走进、感受、分享愉悦、温馨和憧憬的时间;可是,一次家乡的平凡之旅,却使我的心情变得沉甸甸的,好像美味佳肴之中凸显一只苍蝇,犹如一根鱼刺哽喉,至今令人耿耿于怀,不吐不快。
蛇年前夕,在朋友姚世清的邀约下,一辆桑塔纳轿车载着我们仨人在家乡的山乡
2013-03-09 10:44-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