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俊

    月夜。

    “小刘,开快点!”白厂长焦急地说。

    说实话,我也巴不得车速能再快一点,并且能立即追上白厂长的内弟——谢云,好

  • 陈俊

    上午,十一点正。

    “喂,老伴,我走了!”我说。

    “中午还没吃,你到哪里去?”妻问。

  • 作者:陈俊

    有一好友在电话中向我诉说一亊:晋惠山公园的大师舘内有一棵树皮树,非常奇特,浑身是诗,值得一看,包你不虛此行。吃罢午餐,我立即前往,一睹芳姿。

  • 作者:陈俊

    大邑是我的故乡,我与朋友或家人曾多次来过中国道教圣地鹤鸣山。不是一人到此,行动就得合群。倘若单独行动,定会破坏气氛,遭来非议。遵循此理,这就难以看个详细,更不能作作笔记,记下道观

  • 等车

    陈俊

    我己半年未到安仁古镇,听说今天的安仁古镇变化更大了。我约文友曾辉同游安仁古镇,他欣然同意。

    于是,我俩从大邑乘车来到了安仁古镇,并在“中国博物舘小

  • 秋高气爽慰彭老

    作者:陈俊

    2010年8月30日我到大邑县文化舘办点亊,恰好遇见敖永利老师站在文化舘门外。他告诉我:要去韩场镇慰问彭绍清老师。

    彭老师是大邑县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前辈

  • 校门外的枪声

    陈俊

    1949年那已是尘封的历史,我将它翻开那是因为里面有我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年农历九月初六,我故乡的天空乌云笼罩,天气阴沉。吃罢早饭,我与二姐陈桂英——我父亲大哥之女去上学。刚

  • 我只能“强词夺理”

    作者:陈俊

    我的一个好友从外县来看我。吃罢午饭,我陪他进城去耍。

    我住在东门外的老成大路旁。途经通达东路,倒右拐,来到西岭大道,沿着绿化带

  • 古碉楼下闻琴音

    作者:陈俊

    盛夏。

    作家杨存輝约我到新场古镇去看古碉楼,我也正想到新场看看。因为,那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

  • 445

    烟霞湖上白玉簪

    作者:陈俊

    年青时候忙于工作,虽是大邑人却从来未到过大邑县的烟霞湖。如今,退休赋闲,决定前往一游。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