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目新秋碧嶂凉,

    多年未改旧沧桑。

    登台几欲成心意,

    白纸涂鸦画大邦。

    自古青山凭主坐,

    何须向岳问兴亡?

  • 坐了一天的车,好不容易到了宾馆,倒在床上就想大睡一觉。突然手机响起来,是山西的朋友打来的,他已经有些醉了,好不容易听明白他的话。原来是有一个新单子要介绍给我,我再三道谢后才把电话挂掉。躺在床上不由的回忆起这十几年所走过的路。从不名一文,一说话就紧张结巴的毛头小子,到今天数省的销售网络,该是挺有成

  • 又一个中秋节来到了。秋风不远万里,自那遥远的西伯利亚,一路带着落叶松的清馨,茫茫戈壁的冷漠寂寥,还有万里草场那嘹亮悠远的牧歌,在这月圆之夜一股脑的来到我的面前。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心头不由生出一缕莫名的忧愁。宛若这秋风一样——-清馨、寂寥、悠远……

    记不得什么时

  • 秋天,说起来总是有些凝重。

    之所以凝重,那是因为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成长,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收获意味着结果,意味着经过那么些天的或喜或悲的历程,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这时候总是要盘点一下得失,然而在这盘点之间,忧郁顿生。因为我们所得到的,永远没有失去得多——-

  • 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境遇是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当时间进入21世纪,我们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终于取得了少有的繁荣和壮大。但是在价值观领域,却变得很混乱。简单地说,就是好坏、对错无法分辨了。比如像我这样的70后,从小受的是艰苦朴素的教育。可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我说

  • 自去年以来,心情一直很乱,十几年一直忙忙碌碌,终于有点撑不住了。终于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这样辛苦的赚钱,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买车?买房?养老?那都有了还为什么?即使没有,也不用如此拼命呀?殊不知古人云,应以物养身,不可以物役身。我太矛盾了,当初刚创业时,只身走进风雨,一晃十几年了,风风雨雨就

  • 贼其实是有阶级的,今天我回忆以前遇上的各种贼,那其实只是一些“小贼”。前几天看《人在囧途》那火车上的情景太想当初我的境遇了。有一次去淮北,火车到站后因乘客太多,竟打不开门,而火车就停三分钟,情急之下只好从窗口跳了出去,行李差点找不到了。但火车也不是都这么挤,票价

  • 闲时打开电脑想看点文章,却常常看到两个极端。就拿散文网来说吧,满眼感怀伤物,让人不觉悲从中来,忧思难忘,心情怅然。还有我常去的红袖添香,到处是“小妾”、“暖床”。

    从美学角度来说,一个时代的风貌是必然会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由这两个网看来,这个时代真是有太多问题

  • 下午回家早一点,在整理书架时看到十几年前写的一首诗:昨夜春风动年华,回头不见旧时家。冷眼应知春最短,不与东风去天涯。那时也就二十四、五岁吧,正是成家立业的时候。年龄一天天变大,事业却刚刚草创,仍然步履维艰。爱情还不知在何处,我又是极要强的人,早就没有一点对父母的依赖了。因为这些原因吧,那时候自己

  • 前些天坐“和谐号”去北京,车上非常整洁,乘客都很有礼貌,没有吵嚷、喧哗。这不禁让我想起前些年经常出差时碰上的各种坏人、和坏事来。

    那时候高速公路还很少,铁路提速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那时车速很慢,我又没钱所以总是做最便宜的车次,不管是黑夜还是白天。想想最惊险的经历

  • 上一页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