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浔进行有关“南浔三道茶”传统文化的实地考察。
南浔三道茶是古镇南浔用来招待贵客的习俗,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茶。第一道茶是甜茶,由糯米锅巴和白糖泡成,以此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敬意、或者重视。第二
2017-07-11 23:37茶,这个字眼一被人提起背后浮现的就是中国的古典意境,而这其中,江南细雨中露一叶新绿的烟雨图更是一笔一划被描进人的心间。如今,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有幸寻到了山水湖州间藏着的茶香,前往古镇南浔拜访了南浔三道茶的传人王一士先生,品一品其间甜淡,悟一悟百味人
2017-07-11 23:37走进南浔,在间间青砖瓦舍之间,顺着茶香的指引,我们来到了南浔三道茶的传人王一士先生的家中。先生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我们在室内静坐片刻,少顷,先生从室内拿出了一套茶具,为我们泡制三道茶。
三道茶是旧时南浔用来招待客人的习俗,而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南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由三种茶组成,按照既定的顺序
2017-07-11 23:37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慕名来到了南浔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一士先生的家中进行拜访。
在王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家,“辑里人家”四个字透过苍翠树影映入我们眼帘,黑牌金匾托举起了一份传承一份文化。茶,生于天地之间,采天
2017-07-11 23:37人生百态,百味掺杂,就如同这南浔三道茶别具人生的一番哲理。
2017年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南浔,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浔三道茶”的传承人——王一士老人。
老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在他看来任何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都是
2017-07-11 23:37南浔古镇是湖州的第一批国家级景区,是湖州的一大文化标识。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这座悠悠添雅、清清无华的南浔古镇,寻找湖州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浔三道茶。南浔三道茶,便是三种茶:第一道,甜蜜的锅糍茶;第二道:咸味的熏豆茶;第三道:清
2017-07-11 23:37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乘车一小时,来到南浔三道茶的故乡——南浔。一个传统古镇,墙为纸,物为墨。向里行进百米,便能看见基里人家的牌匾悬在梁上,屋檐两端向上翘起,两边对称,蕴藏着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
三道茶的传承人为队员
2017-07-11 23:37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工作和天气一样火热进行着,今天的主要内容还是成果汇集与整理。
虽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室集合,但是大家却一样井然有序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并在电脑上远程互相协助完成工作。我们的成果集制作中有一项是视频剪辑制作,负
2017-07-11 23:37三茶献心意,茶香满人家。
2017年7月11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探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浔三道茶。
三道茶传承人王一士先生亲切又热情地接待了我团成员,同时我团成员有幸见到三道茶的泡制过程并品尝了这一非物质文化精粹。一甜一咸一清雅,甜蜜过后的
2017-07-11 23:37初见辑里村,脑海中闪过的字眼是“好一片江南水乡”,只见成群白鹭掠过晴朗的天空,屋瓦人家外是鸡鸭成群的景象。沿溪傍水,一桥俯身于碧绿的河水之上,桥面上石块被切割出道道纹路,就像是历经了风吹雨打的又一见证。时间在这安静的村子里,仿佛都不自觉慢了下来。偶有一堆小孩在村头嬉戏,也偶有三两妇人手抱刚洗好的衣服
2017-07-11 23:37-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