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春心托杜鹃

    芳菲四月,家乡的山坡似彩绸铺设,一丛丛、一簇簇,把山坡装扮得十分壮观、醒目。这便是被誉为“花中西施”的杜鹃的烂漫。诗人白居易盛赞:“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

    杜鹃花开,田野葱绿,树木郁郁,羽燕来归,农家开始了一年中新的希望。她是坡下村

  • 春趣

    “春江水暧鸭先知。”这鸭当改为泥鳅最为妥帖吧,这是戏语。瞧,淅沥的春雨中,河里的泥鳅迫不及待吞吐着水花,翻腾着它们油滑的身子。这下可忙坏了河边的孩子们。傍晚时分,他们扛着锹带着准备好的瓶子,来到土壤肥沃的地方。翻开土块,一条条大小不一的蚯蚓便匆忙蠕动着,急于隐蔽自己肥硕的身子。早有一双双稚

  • 三月三,放风筝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月三是放风筝的时节,暧暧的阳光,妩媚的春色,风筝承载着自由的梦想在蓝天翱翔。风筝勾起我思乡的情丝,童年的欢乐时光涌现在眼前。“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扶风鸣。”故乡的春天,小伙伴们相约来到打谷场,带着自制的风筝,偷来妈妈做鞋的麻线,风一样地

  • 铁骨柔情楚霸王

    “时不利兮骓不誓……”

    乌江口,我停下了仓皇的脚步。一生的霸气,今天落个如此的猥琐。何颜面前江东父老?只舍不下的是跟随我一生征战的乌骓。今生缘断,我心已绝。

    “虞姬,虞姬奈若何?”

    昨夜悲歌风吹不散,我的眼前满是倒在怀中的虞姬。她的柔情之血,浸染了我的战袍。长歌当哭啊

  • 故乡--一道会唱歌的墙

    --莫言散文集《聆听宇宙的歌唱》有感

    “故乡的经历,故乡的风景,故乡的传说,是任何一个作家都难以逃脱的梦境……”我很敬佩莫言大师这话的深刻与启发,他总结了任何一位作家的故乡情结。故乡,永远的根,永远的心灵之源。

    《会唱歌的墙》其主题是隐约的,故乡四季美景夹杂着历史

  • 广陵散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广陵散》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善古琴者操之便发出阵阵低沉的声响,时而令你压抑以至窒息,仿佛黑云压城城欲摧;时而铿锵有力,犹如拔云托月;时而海浪裂崖,声如雷霆;时而喁喁私语,如泣如诉。然如此绝响仍不能解嵇康胸中之鸣,那激昂、悲壮的琴音,今天我们如何能解读嵇康当

  • 孤标独树咏絮才

    才华横溢出裙钗, 孤标傲世咏絮才。 泪洒红楼潇湘梦, 风流艳骨何处埋?

    ____题记

    “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把富有魅力的西施

  • 黄山归来不看岳

    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山”之誉的黄山,令人神往,今日成行喜不自禁。登临黄山谁数第一,翠竹苍苍数目最多。沿途秀挺的毛竹让你浮想连篇,从山脚到半山腰连成一片,你不得不慨叹自然之伟大,造物主这匠心。仰观黄山之崔嵬,有“五千仞岳上摩天”之叹;遍及青松翠竹,南方山的神韵与灵秀塞满眼帘。

  • 端午节与端午祭

    又值粽叶飘香时,端午节是把节日与纪念古人屈原结合在一起的,把节日与爱国情愫结合在一起的节日。情系端午,即兴赋诗一首。

    《端午》

    端午,一份情感牵出历史的呜咽

    倚剑天问的冷锋刺破苍天千年的雨季

    汩罗江的波纹回旋着汉文化的遗恨

    远去的历史明鉴了民族之魂

    端午,

  • 浴火重生话苏轼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有幸读到现代散文大家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让我了解到苏东坡这位历史名人竟有如此遭贱的一幕,原来历史也和苏东坡开了个玩笑。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霄不忍闻。”这就是苏东坡在狱中的真实记录,这是我不曾想到的,一代伟大的文化名人遭受凌辱之至,闻所未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