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上碰到一个熟人,她告诉我说,前面的那个人说,树皮可以卖二三万元一斤。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个汉子正在剥千层树的皮,我身边也有一棵,在他个子所及的高度,树皮已被剥个精光。

    千层树小时在家乡常见到。有时,不小心摔伤流血了,会撕下一片贴上,相当于现在用止血贴。我所知道的千层树皮的作用仅限于此。什么时

  • 因事外出,8点离家前往小北地铁站。此时正是客流高峰,人头涌涌,但还好,大家并没有争先恐后全部挤满站台,而是在划定的线区队静静地排着队,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机侯车。谁说中国人不守秩序?让他们看看地铁的侯车秩序吧,说这话的人会感到惭愧的。

    我排在第三。但仅二三秒钟內,在我身后就站了十来二十人,队伍已成一

  • 数条渔舟泊在江上,渔网晾挂船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两个捕鱼人在船上忙着,我踏着跳板走向他们。一聊方知,我们是同龄人,或大我二三岁,或小我一二岁,他们是我的大佬,亦是我的小弟。

    “捕鱼需凭证吗?”“要。”

    “要交钱么?”“要,每年1000多元。”

    “你们归谁管?”“渔政。”

    “6

  • 校庆,同学相约一起回去。回去干什么,仅仅因为校庆?同学说,还要植树,通过花草树木传情:我们感恩母校,依恋母校。

    植树要地。留校的同学找了一块地,约二三亩。站在地上南望,云山青黛,满眼翠绿,山野的清香扑鼻而来;近看,小溪弯弯曲曲,蜿蜒而去。小溪两岸,树林葱茏,杜鹃花开;溪中鱼儿悠哉悠哉,旁若无人地

  • 故乡楼冈马山,山上有一塔,小时候每次路过,总想登山参观,以探究竟,但及至我离开家乡始未如愿,每次想起总觉遗憾。弹指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也由少年变成了老头,于是决定,趁还能走得动,登山访塔,圆我少年梦,让自己的一生再少些遗憾。

    我携亲戚登山,山不算高,路也不陡,植被尚好,但品种单调,不是松树就是榕

  • 在桥头,见一约五六十岁的妇人推着三轮车上一个并不算陡、也不算长的坡。她手把着车头将车往上推,力稍为小些,车就往后滑。如此反复数次,未能将车推上正道。见状,我说,阿婶,我帮你。于是,她在前面把住车头,我在后边用力一推,车就上了坡,步入正道。

    妇人手把着车头回头对着我连声道谢“唔该唔该”。我说,唔使

  • 到省博物馆参观,坐地铁从珠江新城B2出口,问了二三个人,走了八九百米的路,终于来到了。站在门口右望,小蛮腰近在眼前,塔顶时而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似姑娘羞答答;时而一览无遗,婷婷玉兰,令人爱意无限,欲上前搂之起舞。往前看,博物馆赫然在目。

    从西门进入博物馆,顺着楼梯,缓步走向广东历史文化系列:广东

  • 在家乡。该吃饭了,吃什么?有人告诉我说,附近有个店粥做得不错。好,那就吃粥去,不是有个说法叫做吃粥致神仙么?虽然吃粥不一定能成仙,但粥易于消化,便于吸收,对老年人尤其如此,况且鲫鱼性平和,粥与之搭配,清甜可口,既能饱口福,又能疗饥温润五脏六腑,延年益寿。

    信步来到粥店,店低于路面,凹了进去。顺级

  • 小聚,朋友做东。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我说,改天请你们吃马冈鹅、烧猪肉、蒸土鸡……怎么样?朋友眼睛一亮,满口答应。原来早前他吃过,那美味一直令他难以忘怀,故与我一拍即合。

    马冈鹅产地离开平市区30多公里。1925年,马冈人梁某用高明三洲公鹅与阳江母鹅杂交,培育成了现在的马冈鹅。马冈鹅体型适中,头、

  • 回到了故乡。睡到近8点,醒来睁开眼,伸伸懒腰,望向窗外,蓝天白云。于是起床,刷牙,洗脸,至9点,大呼一声,喝茶去,而且要直落,因为除了打发早餐,还需解决午餐。

    茶楼就在楼下,虽然算不上富丽堂皇,但舒适、温馨,在空调的吹拂下,可以心情畅快地品茶吃点心。整个大厅可容300多人,几乎座无虚席,茶气缭绕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