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阴冷,薄薄的雾。太阳挂在林间高树的枝头上,圆圆的,大大的,暗红,没有光。
祖母在灶间正烧饭,母亲拖回一棵树,小碗口粗,根须不大,缀着新鲜的土,说是从扬水站讨来的。
扬水站建在不大的一块河滩上,几亩地的样子,有几间小房,种些瓜豆茄子之类。我在细雨中去买过韭菜,至今耳边仍忆及镰刀割韭
2017-05-14 07:50八〇年家乡分了地,名曰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河西边的村子属于陵县,全国先行,家家种棉花。
祖母的娘家在西凡桥,亲戚闲时走动叙说秋后收了多少花,卖了多少钱,得了多少油,家里三天两头炸馃子。六十多岁才嫁进门的舅奶奶一身优雅如戏台上的人物,也积极下地拾棉花。西凡桥成了传说中流着牛奶和蜜的地方,神仙居住也不
2017-05-11 08:45喜欢回忆,往昔的岁月如滴入水中的墨,一点点化开,荡漾开来,浓浓地、淡淡地,幻化中有了生命,这生命中有了一缕诗意,忧伤中的诗意。当时走在岁月中的自己为什么浑然不知?当时的生活也是平淡、寂寞、无聊,孤独中不知如何打发,只是岁月时光这只神奇的手给过往的生活抹上雾一样的蓝色忧伤。
七八岁那年,沉静地让人
2017-05-03 15:43父亲从学校毕业后在外工作,一月回家一次,住三两天左右。
一年麦收后,一家人在堂屋围着小饭桌吃饭。祖母用新麦烙饼,砸蒜泥,香椿末炒鸡蛋,煎了一盘腊肉。大家吃着,欢快地聊着天。突然,父亲冲我说:“以后你的两个弟弟就靠你了。” 其时我八九岁,正专注眼前的美食,愕然,回道:“我的日子怎么过?” 家人大笑
2017-04-26 17:28我的小姨,其实我只有一个姨,喊小姨,是因为她和母亲相差九岁。
小时候常饭后闲叙,母亲讲小姨很能干。六〇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收得少,家里没饿死人,多亏小姨。那年她六岁,每天一大早提着一个大竹篮出门,中午篮里是野菜和一种野草种子。下午再出门,黄昏时又是满满一大篮。那年月树上的叶子都摘光了,树干被
2017-04-15 10:04这个人来过?是,来过。随即又恍惚:来过吗?好像刚刚走。他没有声音,只有羞惭温和的笑。我的母亲从十几岁就在小学教书,平时好臧否人物,评价道:老实人,没有嘴。他不是生理上的哑巴,我敢说和他接触过的人永远记不起他说过一句什么话,有实质意义的话,“嗯” “嗯呐”是语气词,只是表达态度但不是话。
他在家族
2017-04-13 17:56外祖母,河南安阳人氏。善唱爱美,历经生死,不惧黑暗,慨然有男子气。她的故事传奇,我大多是从母亲的叙述中得知。
一九三七年家乡闹鬼子,外祖母是年十七岁,和家乡人一起逃,活着是唯一的目的。逃着逃着失散了,只剩下自己。白天藏在芦苇塘、树林、柴堆里;夜里行,向光亮和有灯火的地方去。看见活人死掉也踩过死人
2017-04-07 18:17清明节到了,外面一片新绿,我试着写下关于祖母的一点回忆。
我是祖母看大的。
两三岁,冬天,窗外飘着雪花。在低矮老屋的土炕上,祖母哑哑地唱着不知传了多少年的歌谣:下雨下雪,冻死老鳖⋯⋯ 一老一少做着游戏,祖母用手点来点去,口中念念有词:盘脚盘,盘三年;三年点,点油盐⋯手指经意与不经意间落到那一
2017-04-05 13:34梁林爱情
当年在诸多追求者中,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两人相伴一生,走过烟雨,走过泥泞,两人有真的爱情吗?
中央电视台2006年开始立项,历经两年的资料整理拍摄,2009年完成的八集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微因》第六集中梁思成事隔二十年(1946年)重返美国,那曾是他和林当年的留学之地,两人度过了最美
2017-03-27 08:50村西有两条河,小河通着大河,奶奶说不清河流了多少年了,从她婆婆的婆婆刚来时就这么流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没有稻香,两岸是密密的树,无尽的绵延。
一个冬夜,晚饭后围桌闲叙,奶奶讲起我爸爸小时候的故事。一天午后,晚秋,爸爸悄悄溜出家门,和我二堂兄去了村西的大河,那一年爸爸不到十岁,
2017-03-21 18:32-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