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寒假,每当我下楼看电视时,爸爸总会呵斥我,叫我快点上去写作业。

    楼上我的房间还算比较大,约五十平米,但里面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间卫生间外,什么都没有,显得特别冷清、凄凉。

    我孤独地坐在桌子前,桌面上除了作业和一支笔以外什么都没有。

    窗外传来的刺耳的鞭炮声不绝

  • 假如爱有天意,当我回忆起那段青春韶华时,回忆里有你;当我对你的心施以爱情魔法时,你就会在某个无意间转身望着我;当我和你在河面上划着小艇时,你便能找到正确的航向;当我在鬼屋里感到恐惧时,你就该紧紧地抱着我。

    在满湖的浓浓月色里,在漫天的萤火虫光的包围下,空气中氤氲着满满的青春的荷尔蒙气息,那叫做爱

  • 看完电影《少年班》,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影片伊始,周知庸老师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少年奇才,在大学里组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的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最小的方厚政虽年仅11,但古灵精怪,智商超乎常人。

    他们五个人凭借着无比聪明的头脑在大学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周老师训斥他们不务正业,并把他们关在屋子里

  • 世间万物皆具有两面性,能超凡脱俗、“异想天开”的思想者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凤毛麟角。

    中国人总是望子成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其实本来也算是件好事,但易中天先生却抨击这种思想,在他的眼中,材是什么?木头。龙、凤是什么?传说中的怪兽。因此,宁可要你成为木头、怪兽,也不要你做一个真正的人。而他则望子

  •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回忆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共同生活所著的一部长篇散文,在我认为,这本书更像是杨老为自己为这个家庭而写的书,在女儿、丈夫相继因病去世后,她回忆起了这个家庭一同走过的艰苦多舛却温暖心扉的漫长岁月,书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生活,都是满满的情谊。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

  • 今天本来想给法国电影《触不可及》写篇观后感的,然而当我在豆瓣上看到别人或深入或犀利的影评时,才发现自己确实是观察得不够深入和细致,比如德瑞斯的幽默感及优点、钢琴曲中流露出的真情等,在很多方面,我处理得都不够细腻。这样想来,还是不过多赘言了。

    下午静沐暖阳闲读了小说《活着》,才后悔在前些日子写电影

  • 电影《触不可及》于2014年上映,是赵宝刚导演从电视剧转向大荧幕的首部作品,影片以雨夜中枪弹乱入开头,营造了肃杀的气氛和战争时期的大背景,为之后女主角宁待(桂纶镁饰)的坎坷命运奠定了基调。

    影片中的傅经年(孙红雷饰)是一名潜伏在国民党中的共党情报人员,之后保护宁待的姐姐未成,反倒与宁待相识相爱。

  •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飘过我们的生命,带走我们的回忆。

    因为我们在乎某些人,在意某些事,所以我们才没有辜负了青春,荒废了生命。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它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譬如,在寒冬之晨,我不小心睡过头了,原本20分钟的上学路程只剩8分钟了,因为我在乎迟到,在乎挨批,在乎

  •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每天都更新原创文字。

    自打我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第一次推送以来,已有一个月了,虽然时常在QQ空间里“打小广告”,因此也吸了一些粉,但阅读量却迟迟上不去。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就是我的原创内容太少了吧,这样是开不了原创保护功能和留言功能的,又或者你们没有养成微信阅读的习惯。反正

  •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把这篇放在头条。对头条阅读量总会远远多于副条这件事,我是深有体会的。

    曾做过我们学院的两篇图文,第一篇因为是院长出席国际会议肯定得放前面,第二篇是我排得比较精美的纳兰词。结果头条的阅读量竟然达到了副条的16倍!这也意味着每17个人中只有1个会点开副条来看,对此我也是很不明白啊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