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三团是边境团场,连队相对也比较多,去每个连队都有柏油马路,早以掩盖了以前的泥土路。因为要检查连队卫生,每个连队我都去过,一条通往十三连的路让我在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这条通往十三连连部的路并不小,只是和入口的路相比略窄一些。不知是专门这样设计,还是因为路两旁的防沙林种的太密,长的太粗。记

  • 大大小小的行李箱里装满的都是在他乡的故事,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在回到家乡以后也只有甜味,而酸苦辣的味道也只能默默的藏在心里。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有一个词叫做故乡。

    一日,在路边看见了一个拖着行李箱的人,归心似箭的匆匆走着,手里拉着一个行李箱,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另一只手里应该是在车站附近的卤肉店里买的

  • 对于生活,在工作之后,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理解;对于工作,在生活中,时常会因为身边的母亲们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母亲们,在身边的事情中只有心灵的震撼和无名的感动。

    “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怎么这么调皮,又在跳舞?”一个在妊娠期的母亲带着幸福的笑容提问,问题很简单,但是那种幸福的微笑至今,无法去体会,为什么

  • 开会,一般都会有一个角儿,站在舞台中间,去导演着会议的发展顺序。

    会开完了,一般都会有聚会;

    吃饭就是开会的最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了。

    有的角儿饭吃完了,说,嗯小王啊,你喝好了吗?我还想再喝点!

    远处出来一个声音“哥,咱走着”!

    电梯里,便播了两个电话!

    电话1

    老A:嗯,小

  • 作者:杨易元

    医院后门口,有几间有几分岁月感的平房,通过窗户推断,每间房子的面积应该不大,但是院子应该不小,院子门口的烟筒里时常看见缕缕白烟,院子门口时常会堆放一些干枯的大树枝,建筑垃圾等能够焚烧的物品,每几天,那堆我们眼中的废物,便会很整齐的摆放在院子周围,垒成一堆堆的柴火。

    来医院时间不

  • 中庸

    旧香残粉似当初,

    促膝夜语成南柯。

    渐行渐远情不如,

    枝枝叶叶信更疏。

    一棹碧波轻小路,

    愁肠待酒解离愁。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解愁莫断肠。

    此后锦书便无意,

    沙中云雨此无凭。

  • 风吹雨打夏日来,

    虫飞鸟鸣烈日炎。

    春去秋来花又落,

    一年逝去又一年。

  • 春天来了,树和草都在阳光下成长着。都慢慢的长大了。

    一天,路人在树下乘凉 ,脚肆意的践踏着草,雨来了,冲干净了草枝叶上的泥土继续努力的吸吮着土壤里的营养。

    秋天,草枯了,树还在。

    第二年,春天来了,新草绿了,树还在,秋天来了,草枯了。

    ········

    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循环着。

  • 对于第一本《论语》早已经忘记是哪一个版本的了,但是对于《论语》独特的情感,使其早已成为我的枕边书,走哪,无论东西南北,拿多少东西,东西再多,包里必定会有一本《论语》。读《论语》10多年,似懂非懂的,从小学读到了今天,至今,随身携带的还是那本书泛着黄页,略略变厚,书角略有磨损的学生版那本。书慢慢多的多

  • 作者:杨易元

    远去南方学习的同事李主任看见了我在朋友圈里发的刚翻过的小菜园,流露出了思乡的情意。

    家乡的沙土,家乡的蓝天,家乡的白云,还有那在祖国西部边陲最晚落下的那一缕夕阳映红了沙土上的一切。这一切,在脑海的记忆中都是显得格外清晰,没有什么比这沙土更亲切了。

    此时正值沙林的春天,冰雪消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