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他们怎么生活啊!
刘半仙途经平西山区,本想赚富人的钱,却意外拐入阿婆家,眼前一幕让他惊讶不止。——一间年久失修的破瓦房被那些设计新颖的建筑所包围,在它们的衬托下,瓦房显得格外醒目。
环视房内,一端是厨房,那里散乱地放着新鲜的山地野菜和少量的粮食,另一端是用木板支起的床铺。床上是破烂不堪的
2016-08-14 19:02“哎哟——!你怎么还洗衣服呀?”走村串户的村妇女主任来到王大娘家不由得大叫一声。
“习惯了。”王大娘抬起头,两手仍在不停地揉搓。
“习——习惯?早该享清福了!”
“唉!不知是哪辈子做了孽。”
“来,我帮你。”村妇女主任卷起了袖子。
“这咋行。快坐下歇着。”
妇女主任一边帮忙,
2016-08-07 17:10田义要和他亲妹子结婚了!
梨树沟一下子沸腾了。
梨树沟三面环山,一面水绕,交通闭塞,人文落后。一条沟远近坐落着五个村庄,五个村庄的男男女女相互联姻,延续后代。
那年春天,一位胆大力壮的男子翻过了山。山那边是一道平川,平川的周围仍然是山。依山傍水散乱的突起一些石墙草顶房。半月后,该男子背回
2016-07-31 17:28李留申
你爱吃妈妈做的蒸馍吗?
曾经的记忆里,妈妈做的蒸馍有种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趁热吃,软香,凉后吃,酥甜爽口。闻一闻心旷神怡,尝一尝胃口大开。真可惜,我们一天天长大,不得不离开妈妈,另辟生路。
今天,在这车流如潮,人头拥挤,高楼林立的地方生存,要想吃蒸馍的确是易如反掌。——走进小吃一
2016-07-25 10:39小宝回来了!
回来就好,省得天天操心。母亲眼含热泪。
这孩子,在外打工两年,怎么就变成这样。父亲紧皱眉头。
妈——,撒尿!小宝站在厅堂,叉开双腿,双手乱抓裤裆。
看你那怂样!父亲伸手就是一巴掌。母亲抢前一步拉开小宝,那巴掌在空中划了一个弧。
孩子已经这样了你还那样!母亲的声音在房
2016-07-19 20:32记忆里,我是最喜欢打扮的女生。
小时候,时常模仿姐姐擦油,抹粉,描眉,涂口红。有时,姐姐能给我扎十八个小辫子,有时,姐姐帮我梳理假发,带小墨镜,有时,帮我整理眼睫毛。当时我并不懂得那么多,只觉得心里高兴,挺好玩。也就是那个时候,美,在我体内扎下了根,并且是不断滋生蔓延,以至于穿衣打扮,化妆美颜成
2016-07-11 06:51这是发生在宇西丘陵地区的一件让人回味的故事。
当时,周财主外有药材铺,绸缎莊,家有良田千倾,骡马成群,家丁150,丫环仆女71人。
相传,周财主妻妾9人,个个如花似玉,娇柔华贵。
这天,周财主刚从县城归来,风尘仆仆来到结发妻吴氏的宿寝,一本正经地说,有笔生意需要我亲自去处理,估计需要些时
2016-06-27 13:18九十多岁的冬哥整日伏案磨砺,笔耕不止。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认识冬哥完完全全是一次偶然。
那天在会议的夹缝里,我走进一家编辑部。本想会一会老朋友,却意外的迷上了一封信。
老朋友说,人们都在用电脑手机码字,投稿,老人家仍然是活跃在传统的圈子里。
老人家?我不由得对老朋友的称呼产生了
2016-06-20 09:08——苦命的底层人······读后让人落泪,让人愤······
西部山区,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沟住着两位老人——老小孩儿和潘老汉。老小孩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但他乐观向上,待人热情。倔强的潘老汉妻离子散,独守空门。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沟通。两个性格混然不同人竟然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时常集在一起,东拉
2016-06-20 09:06-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