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登山杂咏十首 (平水韵)

    史忠和

    其一

    历尽崎岖永向前,穿林度壑意悠然。

    八千云海盘旋路,万里风烟浩荡川。

    雾锁奇峰擎雨露,松筛明月照婵娟。

    临亭把酒禅心静,犹似蓬莱做小仙。

    其二

    身入山间惬野游,修真养性放歌喉。

    祥云朵朵飞天外,紫气丝丝上岭头。

    草木

  • “星辰杯”征文大赛

    爷爷的拐杖

    史忠和

    爷爷有一个拐杖,檀木的,坚硬,是五爷给他的。五爷是个军人,参加过抗联,跟随杨靖宇将军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牺牲后,五爷回到了家乡,先后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民团组织和人民解放军,这根拐杖就是五爷从靖宇带回来的。说是拐杖,其实就是一根笔直的木棍,

  • 老蔫儿

    史忠和

    老蔫儿走了,突然的就走了。九十一岁高龄,身体很强壮,天养活,什么毛病也没有,在田地里除草,绊了个跟头,再也没起来。

    提起老蔫儿,在我们村上到老人,下到孩童,没有人不认识的,老实巴交的,没有什么言语;邋里邋遢的,从不利索。一个人支撑一个家。说是家,不过是两间快要倒了的茅草屋

  • 秋,要来了

    史忠和

    也许是迎接立秋的到来,或者是恼怒夏的短暂,连续几日间歇性瓢泼般的暴雨,一度浇灭了盛夏的猖狂与燥热,到处都是泛起的水花,层层翻滚的云不知把太阳挤到了哪里,虽然还是闷热,但已经不再是雨前那干燥、火辣辣的了。时节已经到了夏秋交替之时,今天就是立秋了,秋,要来了!

    岁月总是以

  • 热在三伏

    史忠和

    “三九不冷,三伏不热”,这是古代人们根据三九寒冷程度来推测三伏炎热程度,我惊叹老祖宗的聪明睿智和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老祖宗的总结一点不假,去年的三九天是格外的冷,一场冰雪一场风,寒霜冷露漫窗棂。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将人们围裹在屋子里,任凭灶火熊熊,仍然有“火烤胸前暖,风吹

  • 七律 夏(组诗)

    史忠和

    一、上平一东

    电闪雷鸣气势雄,瞬间已是太阳红。

    高天善变难如意,大地无情怎向融。

    俊鸟深藏熬酷暑,明泉滴泪逐熏风。

    林坡淡淡清凉浅,热浪烧心盼北鸿。

    二、上平二冬

    翠叶传声得入踪,晚来消夏溢情浓。

    风摇莲动垂香露,蛙鼓鱼游赏美容。

  • 七律二十四节气歌

    史忠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

    红梅绽放早知春,气爽风和节日新。

    冽冽平湖香雪霰,茫茫叠岭点迷津。

    幽窗已觉三阳启,天籁莺声喜煞人

  • 七月的清凉

    史忠和

    七月,入伏,流火的季节。天空没有一丝的云朵,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数日的高温,空气热的让人窒息,即便偶尔出现几朵薄薄的云,也是遮不住火辣辣的阳光,闷热难耐。风,是热的,到处都是火辣辣,热辣辣的。所有的草木和树叶,都耷拉着脑袋,蜷缩着叶片倍受着一天天灸烤的煎熬。

    这时候

  • 七月,流火

    史忠和

    七月,入伏,流火的季节,天蓝蓝的,地干干的,太阳火辣辣的,人呢,蔫蔫的。

    刚刚离去的六月,温暖而葱茏,雨下的频,风柔和而清凉,而已进入七月,不知是哪方神圣得罪了老天,没有一丝风、没有一滴雨,就连几片云也不曾看见。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瓦蓝瓦蓝的天空就像一个

  • 七律 吉林八景

    一、长白仰雪“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长白山

    七律长白仰雪

    玉涌天池韵自神,珠帘画栋傲凡尘。

    强风吹散千层影,弱水推开几分真。

    阵阵松涛惊旷野,声声虎啸掠冰轮。

    岫岩辉照云霞满,锦绣烟波共宇辰。

    二、王城遗韵:集安高句丽古迹

    猎猎旌旗已不鲜,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