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回家过年。

    过年,对于我,已不再是新衣美食,满吃大睡。什么呀糖酒礼包、麻将纸牌渐渐离我们远去。

    大年初三,窗外的爆竹声叫醒了我,随即听见了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像是唤我们起床,又像是催促春天赶快上路。早饭后,几兄弟商议出门登山,三弟提议登木家山顶峰。这木家山就是我家对面的一座高山,在我的

  • 今日闲空,忙去整理书柜,拿起到了一些以前收到的书信,不禁喟然:大都是20年以上了,最早的是1986年的,他们一直随我迁徙。我小心把信封擦拭干净,打开信纸整理好,开始阅读。我用三个多小时读完全部来信,整个阅读过程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特别是读了三弟和四弟的来信,不禁热泪盈眶,含泪读完全部来信,我

  • 当红酒从酒瓶里渗入酒杯,其实就是他的追寻;漫长的等待,只为遇到那个可以品味它读懂它的人。——2016年11月25日

    图片

    初冬

    城市的树木依然苍葱

    一簇簇月季花

    在冷风中

    摇曳着、绽放着

    艳丽芳香

    给人以暖暖的感觉

    这天

    收到你的情话

    你的情话

    让灵魂

  • 今天上午突然停电,同事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我转身看看窗外,忽然,眼光停留在案头。咦!案头好乱呀:有文件夹、记录本、报纸、杂志、贺卡等,还有一袋湿纸巾,哇!好像还有灰尘------。这和旁边桌上洁净光亮的计算机设备形成鲜明反差。也难怪,近半年来,上电脑的时间多了,文、书、材料看后就往案上放,起初还理顺一

  • “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每逢中秋节,一轮圆月东升时,我们一家人们便围坐在院子里,摆两款月饼,泡一盅绿茶,白酒、啤酒绝不能少,葵花籽、核桃等果品也是必须的有。看月亮,尝月饼,品香茗,饮薄酒,拉家常。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倒也其乐融融。{p

  • ——喜欢一个人背着行囊,透过火车窗口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谁会在乎那一闪而过的身影呢?......

    今天,不,准确地说,是昨天,我再次踏上了遵义至北京的列车,这意味着我将有45小时的火车生活。

    在候车大厅,但见同行新老朋友一个个精神饱满、谈笑风生,饶有兴趣的交流着。上车后,先是带队领导通报到达

  • (能唤起乡愁的,或许是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或许是饭桌上味蕾的记忆,抑或是故乡门前小河里的故事------)

    故乡是一个人灵魂的大后方,也是一个人乡愁的承载地。长大后,我觉得自己就一直生活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我是生活在城里的乡下人,其实,我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回家,一直是我生活的主题。

    元旦那天

  • 柳梢的嫩芽咧开嘴

    泄露了春的秘密

    牛背上的竹笛

    吹出一路缤纷

    四月醒了

    春风里

    春光下

    她来了

    她真的来了

    她从虚拟空间

    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

    我看见了她——是她,就是她

    几乎同一瞬间

    她也看见了我

    素未谋面

    我看见你了

    我也看见你了{p

  • 夕阳

    枕着套马杆睡了

    静静的额尔古纳河

    贪婪地把月色揽入怀中

    回报以粼粼波光

    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守候着成吉思汗古老的营地

    马头琴舒缓起兴

    惊醒了草尖上的秋霜

    牧羊笛应约飘来

    勾起我无限的遐思

    是谁唱起了悠扬的蒙古长调

    撵走了逡巡的碧血苍狼

  • ——我不禁惊诧于这道金光了!我被深深的吸引和强烈的震撼了!

    梦 醒

    天亮

    一道光劈

    奋力穿透了冬天厚重的胸膛

    那么神速

    明媚、纯净

    高贵、永恒

    擦净世界

    蒸发秋霜

    七色光彩

    把悸动搬到书房

    折射出光滑的思念

    那支红色的铅笔

    把鲜活和美好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