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文字辩论”对三驾马车及追随者也产生了影响,几乎所有论战者都身败名裂,只有斯大林全身而退,成了名符其实的车老大。曾位在斯大林之前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因被暴露了其在“十月革命”中的致命疮疤,不得不寻求斯大林的精神庇护。托洛斯基在论战中几乎打败了自己未来的所有监友,但却提高了最主要最危险的政治对
2017-09-27 16:51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改变成社会现实,但在如何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上基本还是处在设想和实践阶段,对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许多问题依然是束手无策。而托洛斯基也更象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探索者,在众多社会矛盾与持政党的路径上也仅是个探究者,某种意义上更象是个思想境域的“堂吉柯德”。而“三驾马车”想的只
2017-09-25 09:53斯大林因托洛斯基的宽容成了二十大最大的受益者,保留了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他于是通过手中广泛的任命权,几乎把所有追随拥戴托洛斯基的人全部撤掉,用三驾马车的亲信和自己的人补上空白,分秒必争般的操控了局势彻底将托洛斯基架空。同时在宣传上又把托洛斯基的社会主义积累阶段应允许少量私有经济存在的观点妖魔化,让人民
2017-09-21 14:05列宁在1922年就己经察觉到苏维埃“这辆车”又似乎陷入了熟悉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轨道,特别是斯大林对自己的母国格鲁吉亚的粗暴野蛮行为,等于滥用了他的信任和蒙蔽了他的理智。
在列宁的口授遗瞩中称托洛斯基与斯大林是苏共中央两位杰出领袖,也说到托洛斯基的缺点,但提到总书记斯大林的粗暴说几乎让人难以容忍
2017-09-16 15:451922年,苏共中央和政治局还严格遵守民主程序,若有意见分歧,采用的往往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列宁也是依靠其德高望众才赢得众人支持,而非事事独断专行。共产国际相对还是独立的,甚至某些加盟国如乌克兰的布尔什维克党员还可向共产国际控诉以列宁为首的俄共中央的对乌政策。在列宁时代的最后几年,托洛斯基在许多方面已
2017-09-13 16:37赫鲁晓夫通过指责斯大林早期对格鲁吉亚,乌克兰激进的民族政策尚能博得曾身临其害的民族群体同感,遣责斯大林扩大化的肃反造成数十万“怨魂”也还能使那些受害人家属心存感激。但他置疑并抵毁斯大林在二战中的领袖地位和丰功伟绩却是为二战付出三千多万烈士的苏联人民无法接受的。特别是共产国际辖属的各国共产党和十几个社
2017-09-11 09:321937年赫鲁晓夫被斯大林调到乌克兰加盟国任党书记,因此当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时,赫鲁晓夫自然就成为前苏联西南战区的高级军政指挥官。在几次战役中他也曾获得过斯大林的赞誉,并被斯大林授与过中将军衔,但斯大林并不认可赫鲁晓夫军事上有大才能,因此二战中西南战区的几次重大战役中,赫大多被冷落至多就是朱可
2017-09-06 15:52赫鲁晓夫是俄罗斯人,1908年14岁的赫鲁晓夫投奔在乌克兰顿涅斯克作工的父亲,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装配工人。由于顿涅斯克工矿区对乌克兰乃至前苏联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早在1905年当地就有了布尔什维克基层党组织,工人抗议资本家血腥剥削的罢工也就很多,曾屡屡被沙皇统治者血腥镇压,数万人被杀,数十万
2017-08-29 13:48再后来,母亲越来越不方便了,父亲光白天都难以支撑了,遂才又请了昼夜看护保姆。母亲患病16年,前十年父亲和我们都尽心尽力,后六年三个保姆也都很好,母亲晚年应该说没受罪也没受委屈,走得也很安然。
母亲未故前,父亲的身体就已经有了病的症状,还曾有过几次短的昏厥。由于儿女中有在父亲昏迷时急不可耐追问父亲
2017-08-18 16:21母亲是文盲不认识一个字,在几乎还是孩子时嫁给父亲,一生都似乎在父亲的羽翼保护下,任何事情上都对父亲完全依赖。18岁生大姐,21岁生大哥,24岁生二哥,27岁生我,30岁有妹妹,怀孕生子育子应该说是母亲青年生活的全部。正如二婶形容母亲的话:你妈妈那时干什么都慢条丝理,唯你们谁哭谁闹哭闹却如箭出弦。记忆
2017-08-16 17:07-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