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开尽,春天到了,玉兰未落,樱花已浪,桃红李白,一树一树花开得炫耀。因为海子的诗,每到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就特别想念那些年面朝大海的日子。

    清晨,打开房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可以看到连着东海的潮水在石浦港、东门岛间荡漾,激起的光影映入眼睑,唤醒一夜的沉睡,瞬间冲锋呐喊声响彻四周,惊扰了军营外

  • 年后上班,常会坐一段时间的公交,大约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里,都会有座,所以也就可以看点什么,除了手机里碎片化的信息,就是1990年出版、参军前花了2元7角买的《中外抒情诗100首》了。此书较之一般书籍要窄要短,放在我的斜挎小包里,恰好。每次上车落座后,翻一下手机,然后就掏出此书,读上一二篇。每首诗都

  • 流水匆匆 匆匆那年

    人生 太多匆匆 与会后悔的不经意

    匆匆是时月不停的脚步

    匆匆是失去后的轻声叹息

    露水沾湿前行的早晨 回看身后

    并行的脚印却在垭口成单

    落日在山棱后消失

    依偎着的甜蜜不知何时化作腮前孤泪

    佛前的跪求 无尽的真诚

    在庙门推开的刹

  • 春风又绿江南岸。三月,柳絮飞扬,细雨缠绵,一个让一切都会走进梦幻的时节。每年进入三月,就会想起抛洒过青春血泪、工作生活过近十年的小镇石浦,想起石浦特有的民俗活动“三月三?踏沙滩”。进而就又会想起苏红唱的《三月三》,想起刘文正唱的《三月里的小雨》。都是往昔的符号,但歌声中飘荡着留恋,唤醒了春来家乡土地

  • 梁文道,香港文化、传媒人士。读其《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代序《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中有这么一段话:“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诚如其言,这些年读书也应是有这么一个欲望。但随

  • 冬春交接,阳历二三月间,玉兰花开的时候。在人们还冬装裹身缩头袖手时,街头巷尾湖畔路旁极不起眼、没有一点绿色辅衬、光秃秃的树杈,在不经意间就露出了花骨朵,而后又在不经意间开遍整个枝头,紫嫣嫣、粉嘟嘟、白灿灿地在还可谓之寒风的吹拂下暄染生命博大的张力。

    如果说樱花盛开可用绚烂来形容,那么玉兰怒放时用

  • 在杂志《特别关注》上看到一篇由许多短句组成的文章《人无远虑,必是有钱》。此文原载于《喜剧世界》,倒也契合得紧,每个短句都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同时也能让有些读者,如我,在会心一笑之余再延伸思索点什么。

    一直坚持着买彩票,就是想做着文中说的一类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个‘钱已经不能给我安全感’

  • 南国的冬天,越接近春节越是忧伤。撑一把伞慢慢走在久长的阴沉里,细雨纷飞,空气清新,深深地嗅,似想吸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寒流风虐之后留下的香樟叶已被清扫,方石路面洁净潮湿,踏在上面,自然而起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像是走在老宅那一方小院。

    一条干道,秋天时分,樟树下的枫叶红得热烈,阳光斜斜地照在树上,落下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