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军良
1991年7月,我从高师毕业后在家“待业”。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却奔波着托关系,找熟人,指望我能分到县城里。一纸通知书却让我到离家百里之外的西山石河乡——连地名都很少听说过的穷乡僻壤去教书。那一段时间,我一想到要把青春梦根植在山野间,就万念俱灰。但望望母亲头上的白发和父亲佝偻着的脊梁
2016-02-04 08:55苟军良
年愈花甲的父亲,去北京登天安门,是他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十几岁就参加游击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二十岁,那时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去过北京看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
2016-02-03 16:16给父亲
苟军良
一张黝黑的脸
浓缩了黄土地的沟沟壑壑
黄土地的贫瘠与肥沃
黄土地的憨厚与纯朴
雕成了您这张几经风雨的脸
一双粗糙的手
开满了美丽可爱的茧花
花儿何时枯萎凋零
只有金色的收获知道
——刊登《希望之馨》 2000年第3期
思
苟军良{
2016-02-03 16:16早晨,天灰蒙蒙的,云朵飘着,在公园小路上漫步,零星小雨滴在身上,凉意渐渐,淅淅的雨,愈下愈大。办公室里静悄悄,偶尔传来脚步声,开门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和沉默-----
地上却有了水潭和小溪了,淋湿了衣服,头发,眼镜糊了,雨洗透了田野,也浇透人的心田。人各有不同的心态,但自私-------放手难如
2016-01-29 17:34——影片《雨中的树》观后感
苟军良
雨,本是缱绻于文人墨客笔下的情愫,本片中她既是现实生活狂风骤雨的写意,又飘落成一个民族在大苦大难面前的集体思绪;树非树,他是以李林森为代表的、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众多人民公仆的化身。他刚正不阿,正气浩然,站着顶天地,荫护人民,为老百姓撑起一片蓝天,
2016-01-29 17:17苟军良
傍晚时,从街上回家,猛一抬头,竟发现一颗硕大的夕阳,在周围金色晚霞的衬托下,赤裸裸、颤微微地悬挂在视野尽头的楼群和树梢之上。
我的心猛地一紧,多久了,都没有看过夕阳西下了,这情景,竟然变得新鲜而陌生了。
正是初秋,日暮的天空呈现出明净而澄澈的深蓝色。天边,是一片火样的云霞,没有斑
2016-01-29 16:51苟军良
走过的岁月,因书香而甜蜜,而芬芳,而醇厚,而明丽,而深远,而淡定,而执着,而快乐。
虽然,时下读书不再是获取职业的一次性敲门砖,也不是仕途升迁的指定性动力源,但读书作为一种社会化、终身化的成长行为,仍然是我们幸福生活、愉快工作、发展事业的客观需要,是我们肩负使命、开创未来的希望所在。
2016-01-29 16:26苟军良
我常常被别人的真情所感动。
二十多年前,十七八岁的我在古城读师范。
秦凤路东段街口边,有一家卖兰州拉面的小店。那时古城的兰州拉面店仅此一家,店面很普通,十来个平方米大小,一小碗又筋又光又香的汤拉面只卖五毛钱。在古城读书的同学几乎都喜欢这家拉面,小店生意很是兴隆。每次走过那里,店里
2016-01-29 16:25苟军良
岁月沧桑,人到中年,故乡在梦乡渐行渐远,许多记忆愈来愈模糊,唯村中那口老井,和井边的故事,依然光鲜如初,常常
浮现眼前,勾起美好的记忆,忘却不了。
老井的历史悠久。那棵老树下的古井,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听父亲讲,井的年龄比爷爷还大。老井位于村子正中,呈圆形,井深七八丈,用石砖砌
2016-01-29 11:11苟军良
老家就在天王,天王是一个古镇。
说道古镇,莫非你的记忆早被洇湿?一川细雨,几抹燕影,青瓦立顶,朱色染墙,屋后石阶下时有浣洗声溅起,门前水巷常有小船儿轻荡。如一幅油彩画展开的,是江南小镇的模样。老家的天王镇,还没有这般巧渺与斑斓。抑或你的目光已被灼热:大漠无声,天苍地黄,风平沙静,烈日
2016-01-29 11:08- 上一页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