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女学校放暑假,儿子媳妇又没有假期,于是我们老两口就决定带着孙女随团去旅行,目的地是川中美景圣地黄龙和九寨沟。

    跟随旅游团旅行是件很辛苦的事。凌晨三点我们就起床了,收拾好行囊来到小区门外,等待来接我们的车把我们送到旅行团集合的地方。到了集合点,旅游大巴到了,导游到了,一行来自天南海北的二十六人上

  • 盛夏,持续十几天高温,气温都在35℃以上,感觉就像身处在蒸笼里一样,浑身汗湿,精神恍惚。地处四川盆地的成都,每年都会有几天桑拿天气,但只能持续两三天就会被一场大雨褪去酷热。可今年太特殊了,高温半月还没有下雨,人感觉受不了。

    好在晚上各个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都预报说,明天将会有一次降雨天气过程。

  • 一天,闲暇无事,坐在电脑前随意翻看着近两年拍摄的荷花照片。当一帧帧精美的图片出现在眼前时,那一幕幕拍摄时的情景也从心底涌出。有的象电影中的连续不断的场面,有的象一幅幅定格的画面,历历在目,让我的思绪又回到当时的场景之中。

    年年花相似,天天景不同。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可。因为,这是

  • 同爱美的人一样,我也喜欢花。各种色彩迥亦,形态万千的花卉,会让人产生许多美丽的联想。

    正如社会中人流如梭,而名人却凤毛麟角一样,大自然中花品 虽然繁多,名花也只有廖廖数种。多数普通花卉,少有观赏者,因为论相貌,它们不及名花艳丽多姿;论价值,她们没有名花令人羡慕的身价。然而,只要人们稍加注意,便会

  • 一次朋友间的聚会,天南海北神聊,不知为什么就聊到了各自的网名。有人说我的网名是唯美的,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当时,我心里好像被触动到了什么,但又不是很清楚。

    一日在家翻看以往的文稿,突然看到一篇以前写的散文«峨眉山雨»,那日并不清晰的思路豁然清晰起来,我的网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 家住蜀地,川中名山——峨眉山一生当中总有机会攀登几次。虽然佛光不易见到,但峨眉山雨,凡登山人大约都可以见到。可能山雨也爱上了峨眉山,只要有攀登者,她都会跟随一阵,给你爱抚,与你做伴。同时,她还随时变换着姿态,仿佛要展示自己更多、更深的内涵。然而,又有多少登山者曾经注意过她呢?

    或许是在“洪椿坪”

  • 若不是志同道合,我们这些同处一家工厂但不同部门的人,几乎是没有机会认识的,更不可能一同踏上这条艰苦的登山之路,共同去探寻峨眉山的秀丽。在这秀似仙境的大山怀抱中,每个人的心都被融在了一起,一路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自然。或许是身处名山秀岭,脱离了世俗红尘,或许是“一线天”那晶莹剔透的

  • 路,轻舟一样

    航行在碧浪般的绿毯上

    再穿越树林中央

    从脚下,一直延伸到目光难及的地方

    林陈薄雾,树沐清霜

    苍翠间或叶初黄

    鸟鸣破晓,轻风送爽

    空寂无人,独自荡漾

    或许,落叶敲开你的心房

    或许,秋风能带你无限飞翔

    美丽的姑娘

    我希望你出现在我的身旁

    曾经

  • 工厂职工到峨眉山疗养,厂工会每年夏天都要组织。这次居然有我!惊喜之余便开始着手准备行囊:名山秀岭自古多雨,雨具一定得带上;照相机是我出门必带的物品,就象人民币一样,怎么能不带上呢!

    一大早汽车便开出了工厂大门,几小时后就到了峨眉山脚下的疗养基地。刚出车门,我立刻感觉到,这里的空气与城市里的竟然完

  • 女贞是树名,就是女贞树。可是很多年以前,我只知道它叫“爆虼蚤树”。原因就是当我第一次向一位老花工问起这树的名称时,花工就告诉我叫“爆虼蚤树”,于是,我就一直叫它“爆虼蚤树”。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作品进入大陆,她的言情小说里,常常提到女贞树,而且把它描写的诗意盎然,如仙景一般,非

  • 上一页 第一页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