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穿庭树作飞花

    东君意踟躇,青女情可燃。春风久不至,飞雪又绵绵。

    ——题记

    一冬无雪,至二月最后一天终于迎来了那场迟到的飞雪,使满城男女老幼笑逐颜开、欣喜雀跃。即使是入夜降雪,很多人也还跑到外面雪地里赏雪嬉戏、拍照留影。而今已三月中旬,马上就是春分时节了,但春天的脚步还是那样迟缓、蹒跚,

  • 白哈巴掠影

    白哈巴是一个村庄,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位于我国版图最西北角的边境线上,与哈萨克斯坦只有一沟相隔,被称为“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文化共融的村落,与布尔津县的禾木村一样,居民以蒙古族图瓦人为主。这里的房屋建筑也和禾木相同,均为古朴的“木楞屋”为主要标志,

  • 迟来的飞雪

    我国北方的冬天是一个肃杀、萧瑟、寒冷、寂寥而又漫长的季节。每当冬季来临,绿树变成了枯枝,草坪变得枯黄,原野一片空旷,凛冽的寒风肆意施虐,有时还绕着楼群唱着鬼嚎一样的“歌”……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对北方冬季的气候也算作比较适应了。然而,在这样的日子里,时常会有飞雪的降临,给生活在寒冷

  • 初识禾木村

    那一年的仲秋时节,我与几位朋友去新疆喀纳斯游玩,第一站是禾木,这里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禾木是新疆布尔津县下辖的一个村庄,位于我国版图的最西北边境的喀纳斯湖畔,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区。俗话说“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出名天下知”。据介绍,禾木这个地方由于地处偏僻,在20

  • 想起那轮明月

    国庆才过,中秋又至,佳节牵手,喜庆相连。

    中秋是我国古老而又富有亲情和诗意的传统节日。人们喜爱月亮,尤其是中秋的满月更是让人顿生情愫。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围绕中秋,望月寄情、思亲怀远、抒怀畅想,留下了无数的感人诗赋华章。提起中秋赏月的诗句,人们会立刻想到苏东坡那脍炙人口的“明

  • 恋恋荷花恋恋诗

    夏秋之交,池塘里的荷花相继绽放,到池塘赏荷就成为了众多的居住在城里的人悦目赏心的向往。那种情景与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诗意颇有相似。从早至晚,红男绿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的来到荷塘,围绕荷塘流连、观赏、拍照、留影,一时间池上岸上两相媲美,人羡花,花

  • 只因为多看了你一眼

    我很喜欢梯田,那种磅礴的气势、那种优美的造型、那种秀气的线条、那种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色彩,总是让我魂牵梦萦。

    我在以前的拙文中说,“梯田,是人类为了生存、生活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农耕的一种种植模式,或者说是为适应自然、因地制宜的一种创造。”在当下(尤其在我国),梯田不仅是农

  • 喜看身边油菜花

    每年二月下旬开始到七月份,祖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油菜籽产区的油菜花相继开放,使那些爱花的人、喜欢拍照的人像蜜蜂一样,逐香蜂拥而至。

    油菜籽是我国南方(主要是南方)很多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在这些地区种植和繁衍油菜花也是有相当久的历史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久远的历史中,油菜花并

  • 游览辽西随想

    平生喜欢大海。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前生的约定,我曾经多次、在多地与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的大海邂逅。不同的境况不同的感触至今难忘。

    人老了,重温或重新感受一下那些记忆中的曾经,也许还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前不久,与单位老同志一起到辽西海滨游览,让我又一次与大海有个零距离的接触。虽是故

  • 岁月催人老 风定落花香

    ——谈老四题

    之四

    桑榆尤未晚 为霞尚满天

    夕阳无限好

    一轮又大又圆颜色殷红的夕阳慢慢的向西天的边缘坠落,柔和而温馨。天边是一排或是树木或是山峦的参差有致的黑色剪影,像是天的边框。边框的上方是深青的天空,像一块硕大的幕布,殷红的夕阳把停卧在天幕上的条条浮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