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兴禄

    我爱兰花,养了一盆,也常浇水、施肥、护理,也巴望着花开的样子。

    两年过去,仍是翘绿葱葱、仍就紫茎无花,为此,我常自慨叹。

    日前,妻子请回一盆,照了几张照片传我。隆冬时节,还是翠绿欲滴、含苞待放、端庄素雅、好生鲜活……

    我满心喜欢,禁不住——也学文人模样,写了几句,不知平仄

  • ——致我们懵懂 不拘 离谱 叛逆 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

    月亮升起来

    小桥下 、流水里

    有了盈盈的, 冷冷的月亮

    流水把月亮搂在怀里

    月亮柔柔的

    ——幸福而又安详

    小桥倒影水中

    月亮依偎着小桥

    小桥、月亮

    在静谧中倾听流水

    那“溺水三千”的往事

    小桥流水边

  • ——为纪念父亲诞辰一百周年 再续《情祭》

    (文/唐兴禄)

    苍穹远,落日圆;

    朔风劲,折草断;

    蝶翩飞,思往事;

    情悠悠,祭山前!

    一座坟茔前,我点燃了张张信黄纸钱。西风起、泪光中,化着只只黑蝶,翩翩飞舞、散落山间……

    这是一个冬日,我祭奠一位至亲之人的情景。

    二十年过

  • 日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该镇党委书记围绕石板工作和发展,博征旁引、深入浅出,组织该镇干部职工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解读。他要求,全镇干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

    党员和干

  • 爱满“求学路” 梦圆“姐妹花”

    作者:唐兴禄 童建勇 李桂

    初秋时节,酷暑褪去,轻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贵州省播州区鸭溪镇后水河畔的石拱桥上,熊丽娜、熊艳姐妹挽着手,一如她们走过的风雨历程。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 ——遵义市播州区政法委到石板镇八合村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

    文/唐兴禄

    仲夏骤雨,褪去了暑热、涤荡了尘埃,空气清爽、草木葱茏,但山路更加泥泞、跋涉越发艰难。

    建党95周年前夕,遵义市播州区政法委副书记彭平率领政法委各科室干部一路颠簸来到毗邻金沙县的石板镇八合村,落实精准帮扶,助力群众脱贫。

  • ——遵义县红十字会“心灵洗礼”活动纪实

    文/石晓莉

    日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总是在追求与舍弃、真诚与虚伪、行善与作恶、吃苦与行乐中挣扎、博奕,让我们的心灵感到疲倦、疲惫,得不到舒缓,演变成压力、烦恼,周而复始,撕扯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阳光,缺失工作、生活的信心

  • ——一名农村特殊困难家庭女孩的大学生活告白

    文/童建勇 唐兴禄

    2015年,遵义县石板镇九〇后农村特殊困难家庭女孩熊丽娜在社会各届和县镇计生协会的关怀帮助下得以“圆梦大学”。在崭新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写下自己的见闻、学感。

    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了熊丽娜内心世界潜在的真诚与感恩,勤学与志坚

  • ——访90后“家残、身残、志不残”女孩熊丽娜

    文/童建勇 唐兴禄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痛苦磨难在所难免,只要勇敢面对、奋力抗争,我们就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念和希望。但这种“面对”和“抗争”,又是多么不易!对90后的青年而言,更是难能可贵!

    2015年“国庆”长假,熊丽娜回家看望妹妹的空隙,笔者

  • 文/唐兴禄

    “……做人,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

    《做人》是电影《第一书记》的主题曲。这部影片取材真实故事,塑造了引领时代精神的共产党人沈浩同志的光辉形象。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政府组织的集中观影,近日,我们一家三口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