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来临
文/清风
知道近日寒流来袭,不确定哪一天?于是心想,生活得太精细有时会让我们失去些未知的乐趣。所以见人们仍不温不火地过着日子——出外散步的人并不少见,他们的外套系腰间,露了各色的胸衣,甩开臂膀一路行走;早晚的跳广场舞的人群仍衣袂流彩、音乐飞扬;上班途中路过的菜市场,晚秋的瓜果、蔬菜
2016-12-11 17:39我的小学
文/清风
一
提起我的小学,我认为并不是多光鲜的事情。但有些画面,画面中那些亲切的容貌,宛如谐音悠悠的旋律,随着时光的久远,仍不时自觉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叫人那样难忘。
二
我八岁上的学。至于八岁之前做什么了?就像电影《城南旧事》里的女囡,穿着蓝花粗布小衫、梳着齐耳短发的
2016-11-24 21:41去古石村那个地方
文/清风
其实,去了才知道那地方有多好找!顺着一条爬山的国道一直走,一直走,就可以行至那儿。有些事就是这样,你经历了才知道它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嗨!可当时并没这好的运气,走的是一条山野间的僻静路,俗语说宁走一川,不走一弯,由于我们的出发地点错了,正是那回转的山路可把
2016-10-17 21:56乡村集市
文/清风
集市贸易在我国由来已久,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而乡村集市更是接地气和平民化、是乡野间未经雕饰的原始风俗,在四季的交替中永远有着生动、温暖、热闹和鲜活的场景。
小时候和奶奶去赶集,出门前看奶奶总爱打扮一番。她换上浆洗得挺直叠有皱褶的月白粗布大襟褂子,对着铜镜梳头时梳子沾点水
2016-10-04 09:30亲爱的棉花
文/清风
棉花的文明史源自于5—4千年之前。传入我国是在宋之前。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见植棉和棉纺织在那个时期已遍布全国。
说到棉花,自然就想到我家乡鲁西那一带平原,它广袤水土资源丰厚,气温是春暖夏炎盛秋干燥,适于棉花的种植和
2016-09-16 11:00鸡的怀想
文/清风
在春天到来之前,村子里还算安宁。可是雨水节气一过,气温高起来了,空气中渗和了一种甜润,像新鲜的花蜜,几乎能嗅出芬芳的气味来。那蕴在炊烟雾霭里的村舍的前后,树吐绿花育苞,尤其是小河岸边的柳树,丝丝条条的新绿似有若无,浮云般翠微成了一片。随着季节的节拍,踩着春的风轮子,人们起
2016-09-03 15:36野草
文/清风
在乡间,野草遍地都有,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会生长草。草是牛羊的美食。牛羊是食草或杂食动物,包括植物的叶子,桔梗,根茎,瓜、果实,麦麸,甚至人吃剩的粥饭,都是牛羊的食粮,但牛羊的主食还是草。
春天来临天气渐暖,一场雨水过后土地酥软,眨眼的功夫,就见河畔、沟沿、坡地、路旁和田埂
2016-07-10 07:08乡村婚俗
文/清风
乡村人办婚事,其场面是浩繁的。在头三两个月里就开始选定好日子。日子要取双数,图的是好事成双,大吉大利。
—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盼喜庆日子到来。小伙子家要备好喜房,把喜房的墙壁粉刷得雪白,贴上喜庆和《百子嬉戏》的画幅,吊上花格子顶棚,挂上墙围子。画幅都是乡村邻居相送的
2016-06-26 15:35乡村肖像——
花大娘
文/清风
花大娘不姓花,姓李名春月,她嫁给我堂伯之前是个离过婚的女人。至于小时候我们喜欢叫她花大娘是另隐藏着一些故事。
这事得先从我堂伯说起。堂伯比我父亲年长十几岁,纯粹的农民。年轻时长得是白净方脸一表人才,没念过几年书,因此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不多,可他对挑选他
2016-06-05 20:19邮递员
文/清风
出村子向南,走三里的柏油路,到“十”字路口,往西一拐,一排砖瓦房,就是小镇的邮电所。日光斜斜地穿过屋檐,和钉在邮电所门右旁的邮筒。
邮筒上斑驳的绿漆皮,一条缝隙,信件源源不断地从缝隙中投进去。我曾一度猜测那邮筒的神秘,投进去的信件是否某一天忘了拿?再说那么多信件经它传送
2016-05-23 14:55-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