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驳斥:本来是佛》一文发表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不同反响。因为这个观点触动了一些人的敏感神经,动摇了被坚持了上千年的观点:即众生本来是佛。这种观点还演变为:“本来圆满”或“本来是道”等。最重要的是这种观点被一些知名人士信奉并传播,有的名气还很大。

    这个观点认为:佛是现成的,本来存在的。只需

  • 生命观作为一个文化体系的重点与核心,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就像大厦的根基一样,至关重要。如果生命观出现问题,那将是致命的。即使想法和初衷是好的,也会事与愿违,危害无穷。历史和现实的教训足可以说明问题。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潘麟的生命学观点——

    潘麟在讲《<瑜伽经>直解•进化论与退化

  • 阿弥陀佛——人人皆知,家喻户晓,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更是令人向往。但是对阿弥陀佛的认识,以及对西方极乐世界的解读千百年来却各有千秋,甚至当下如净空等人,以每天只要念诵阿弥陀佛即可心想事成、圆满解脱等等说法来惑乱世人,所以从根源处说一说阿弥陀佛,以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一孔之

  • 潘麟在《金刚经》中讲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命令他的弟子不允许耕种。佛陀歧视农民,凡是佛陀的跟随者,都必须放弃农业生产,不然不可以跟随。原因是耕种和翻地会弄死很多小虫子,这样就违背了“不杀生”的戒律。既然不种地了,吃什么呢?所以佛陀命令大家都讨饭去,化缘就变成了佛教制度。”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潘麟

  • 净空法师在讲法时,关于极乐世界,净空法师把极乐世界描绘的有声有色,黄金为地,莲花化生等等富丽堂皇,完全迎合了人性的欲望,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迷惑性。

    净空所说的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极乐世界,那是什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境界分真境和幻境,这是规律决定的必然存在。

    真境是本质,具有

  • 万行法师在其所著的《三次闭关纪实》之<雪域探源>中说:“我又问:圣人多情吗?上师答道:圣人首先是一个凡人,只要是有肉身存在就有喜怒哀乐,就有生老病死。”

    上面的对话是万行法师与其上师拉蒙的对话,在书中说万行法师可以随时与其上师拉蒙对话,接受上师的点拨。

    在后来万行法师著的《降伏其

  • 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述了万事万物的生成顺序。说明道是宇宙本源,同时“道”中蕴涵着规律法则,规范着事物和生命的运行。

    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的是生命的进化过程。这段话应该这样断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这样断句更符合语境规

  • 潘麟在博客中发表一篇文章——真言:没有修行,只有认同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修行是什么?修行就是强化我们与佛陀之间的认同和融入。一旦认同,抓住它,融入进去,就顿悟成佛了。不存在修行,只有认同。为了获得这种认同感、这种信任感,有的人需要几生。没有几生的磨炼,他不能有这样的认同。没有认同怎么办?

  • 什么是面子?面子是指表面、肤浅的东西,脱离本质以外的一切,统称为面子。

    拿人来说:人的外表以及能力都属于面子的范畴,人追求物质、感官和荣耀等等都是要面子的表现。

    拿产品来说:外形包装属于面子,再深入一点,功能作用也属于面子,而质量才是根本。

    一顶事业:通过事业塑造人的美好品德,促进社会和

  • 末法是佛教的一个名词,是指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文化的真义和精髓失传,虽有经典但不能正确解读,不解经典真义。不但是佛教,所有宗门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就是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偏离本义,最终彻底背离原义,真正传承中断,剩下只有形式上的所谓传承。普遍注重形式,不注重实质和内涵。求平安、发财、无病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