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图片)

    第十九章 柳岸婧影

    那些曾经遇见的情爱之人,经过的情爱之事,无论是深爱与薄爱,欢乐与悲伤,都会成为永恆地记忆,直至生命的消失。

    话说,一九八一年除夕的上午,古老的南宾县城到处张灯结彩,家家煮着飘香的腊肠腊肉,人们正欢天喜地的准备吃团年饭,愉快地过春节了。

    然而,在县委大

  • 第十八章 深情叔子

    却说,一九八0年八月末的周六,下午三时,正是南宾县县级机关的劳动日,唐华与县委办的同事们,正在县委大院菜地锄草。

    这时,一位稍为消瘦的二十上下年纪的青年,从大门外急匆匆地跑來,看到唐华后,依照唐家的字辈和排序,直朝唐华:“幺叔,幺叔”的喊叫。

    唐华听到喊声,扭过头來

  • 第十七章 为民请命

    话说,唐华第二天一大早即从家中出发,乘船赶到临江镇,再从临江镇乘客车,经翻山越岭行驶八十余公里的盘山公路后,才到达了南宾县县城。

    此时,唐华已是第二次来到了这座,人称“深山明珠”的千年的古老县城了。唐华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到县城,则是一九六五年末,那时他是作为庶民的青年

  • (网络图片)

    第十六章 转行入仕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唐华,在辞别八一六厂区之时,不禁想起何逊《从镇江州与游故别》那首诗來。由此,而引发了他的思绪來。

    他回想起自已:“自从一九七0年三月入厂以來,在极其

  • (网络图片)

    第十五章 闪光青春

    此时的唐华,心中甚是高兴,他现在才二十六岁,正是青春韶华展翅飞翔之时。所以,他心想:“真是有志者,事竞成”啦。

    早在两年前,党委就要调他到宣传科工作,只因要办学校师资急缺,而改变了原有的决定,阴错阳错地将他调去学校执教。但现在命运又回转了,他又调回到了

  • (网络图片)

    第十四章 三尺讲台

    此时的唐华,心中暗想:“看来,真是‘老天不负功夫人’啦”,我即将要在工程处机关专做宣传工作了,这该有多好啊”。唐华踌躇满志,正暗自得意。

    随即,他向单位请了假回到南宾县,与年迈的母亲和家人新年团聚。待假期过完后,他才愉快地返回单位,准备去工程处宣传科报

  • 第十三章 文坛初露

    国庆节前,唐华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就抖擞着精神,來到“丁字楼”第三施工队队部上任了。第三施工队与机电队,同在砖厂附近的“丁字楼”,三队住左边一栋楼,机电队则住右边的一栋楼。

    “丁字楼”,是按八一六厂建设的需要,为了修建厂发电站,核反应堆用水供水站施工的方便,而修建的办公和住

  • 第十二章 柳暗花明

    此时的唐华,如像一只归燕一样,在连续长途飞行了四年之久之后,或许是累了倦了。又从遥远的河北燕赵平原,与唐其伦、唐春逸等同乡战友,一起飞回到了原籍,回到了原来的巢穴。脫下军装換上庶民装束,再次扛起锄头当起了农民。

    那么,他这只归燕还能结伴遨翔远行吗,他的人生机遇和道路又在何

  • (网络图片)

    第十一章 折翼军旅

    军旅生涯,让唐华那从军报国理想的翅膀,有了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他踌躇满志,正满怀着憧憬和美好的未來,在认真地履行着保卫国防的神圣职责。

    这也正如,法国著名将军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当兵的人,不可排除的一种美好

  • 第十章 平息武斗

    一九六九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晚些,天气也格外地寒冷。整个华北大地白雪皑皑一片,而燕赵平原,则风寒萧瑟寒风刺骨,叫人直打冷颤。冰冻下的大清河河水也暗流涌动,好像预兆着将要有某种大事件发生似的。

    果不其然,不久,既从河北省保定市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盘据在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