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风夜话67 阿育王寺)

    一座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座落在宁波鄞州的青山绿水之间。次第山门,重重楼殿,古木参天,梵音绕梁。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的阿育王寺因内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玲珑塔而闻名于世。相传孔雀王朝三世国王阿育王将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安塔于四面八方,东土境内共建有十九座舍利塔,

  • (黑风夜话66 鸽子窝)

    北戴河海滨金沙如带,蜿蜒至东北角,突兀起一块峥嵘巨石,高二十余米,似雄鹰独立。巨石上下鸥鸟翔集,常有成群野鸽作窝其上,是谓鸽子窝。此处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所在,红日浴海的壮观场面让人心潮澎湃。登临望海长廊,近瞰远眺,拾贝的欢笑、踏浪的英姿尽收眼底,碧海帆走,白云鸥游,风

  • (黑风夜话65 孟姜女庙)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孟姜女庙前的奇妙对联因有多种读法而让人难以忘怀。潮涨潮落,云卷云舒,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简单的文字游戏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在回味文字的同时,也会回味起这里的主人,她叫孟姜女,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但好像又不是传说,她是五

  • (黑风夜话64 瘦西湖)

    一条护城河因大运河而变得美丽,其实美丽的不只是这条河,还有她呵护着的扬州城。一首年轻的歌谣传唱出古老的韵味:“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李白舞袖孟浩然挥手,江水游游白云悠悠,朋友化成诗中的风情,诗不朽朋友

  • (黑风夜话63 二十四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能把艳情描绘得如此丰神摇曳也只有小杜了。月色皎洁,美人窈窕,风调悠扬,秋波激荡。月明桥是看神仙的,又是做神仙的,难怪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挥霍着青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

  • (黑风夜话62 拙政园)

    大明嘉靖年间,一个叫王献臣的苏州人从监察御史任上罢官回乡,王大人可不象海瑞那样栉风沐雨两袖空空,当官不发财,不如卖白菜。王大人买下了桃花坞东面的一处水田,请了唐伯虎的朋友文徵明作设计,建造起一座像模像样的园林。文徵明利用这块地土质松软积水弥漫的特点,因地制宜以水为主,辅

  • (黑风夜话61 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风流才子的风流文字读来也尽显风流,当花、桃、仙、酒扑面而来时,人们感受到了唐伯虎的逍遥快活和诙谐达观。

    苏州北寺塔往西,有一条桃花坞大

  • (黑风夜话60 吴山天风)

    西湖新十景中有个吴山天风。回想起学生时代第一次游杭州,囊中羞涩但精力充沛,用一周时间把杭州的山山水水扫了一遍,晚上借宿于粮道山招待所,它是用文革时期挖的防空洞改建的,夏季十分凉爽。离开杭州的最后一天登上了离住处很近的吴山。

    吴山成名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曾建有伍子胥

  • (黑风夜话59 九溪十八涧)

    从龙井出发,有一泓细流穿行在青山翠谷之间,蜿蜒曲折直奔钱塘。溪水与山道相伴,或左或右,有时还淘气地漫过山径。游人行来,可涉水溪中,也可鹤步石阶,山风拂面,鸟语和鸣,尘襟似洗,心旷神怡。溪涧景色天成,因少了匠气而多了原味。清人有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

  • (黑风夜话58 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座落在徐浦大桥西侧,外环线车水马龙,纪念馆却门可罗雀,有时闹与静只隔一道围栏。她不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也不是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没有绯闻,也就没有了关注;缺少狗血,也就缺少了点击。但历史是耐得住寂寞的,在漫漫长路上始终行进着孤傲的先驱者,从孔子到屠呦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