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高路远武陵川,意气才人世代传。

    大地狼烟风浪起,神州炮火响连天。

    军旗猎猎团结紧,战马骁骁意志坚。

    视死如归驱虎豹,成仁取义表忠贤。

  • 田阳胜地数高才,

    绚丽七星一鉴开。

    日暖情融迎雅客,

    风和鹏举聚文魁。

    芝山书院藏经典,

    朱子学堂树栋材。

    仙境大罗兴宝寺,

    禅师功德耀天台。

  • 1934年7月7日,中央红军为了宣传和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运动,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配合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6000余人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中央苏区的江西瑞金东部出动,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由罗炳辉等率领红

  • 1934年7月23日高才坂上空乌云密布,不时有几道闪电划过,天空传来轰隆隆炸响。连续几天的暴雨,榕溪山洪暴发,一改平时温顺的性格,仿佛一群脱缰的野马,由南向北绕过高才坂奔腾而去。

    中午时分,村头五里亭出现一队荷枪实弹的队伍,急冲冲向高才坂乡进发。

    在路边田里劳动的刘曰鸿等几位农民看见来了官兵

  • 贴联舂粿过新年,炖肉蒸鱼美味全;

    焰火爆竹添喜气,全家团聚庆丰年。

  • 家乡高才坂依山傍水,村前均溪河环绕,村后东面是一座环形山,名曰:龙母山。这是我们村庄的后头山,是我儿时与邻居伙伴们一年四季时常出没的地方。

    靠近村庄的东山下,是高才坂重要的风水宝地,宝地上成片的树林呈半圆形,即月亮形状,许多古树都是明清时期种植的,或是更早的元代。树木品种多样,有木荷、香樟、花梨

  • 八闽中南部高高隆起的戴云山脉,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素有“闽中屋脊”之称。戴云山脉的主峰戴云山,沿西北方向延伸出一支百十里的山脊,从德化上涌连绵起伏伸展到闽中大田,其中有名声显赫的九仙山,它连接着大罗山、龙母山,群山逶迤,跌宕起伏,最后一头扎进碧波荡漾的均溪河潭中,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八闽大地中南

  • 4月春末,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我们五位朋友相邀,踏青去,从大田县城驱车35公里前往湖美乡高才坂村,登大罗山。车子停泊在高才坂刘氏大宗祠种德堂门前的广场上,当地向导老刘早已等候在此。

    大罗山在高才坂的村头,一条大河由南向北从大罗山山下流经高才坂。我们从种德堂的坂中徒步沿大河东岸逆流而上,经坂头、上

  • 故乡高才坂位于大田县的东北部,地处县城母亲河——均溪的下游,是闽江源流之一。均溪河从故乡村中流淌而过,这里的河床宽阔,河水清澈,深潭密布,潭滩交错,周边的村民习惯称此段河流为“大河”。宋、明时期著名而繁忙的高才坂渡口就在村中。

    在大河边生长的人们与河流接触自然很密切,特别是大河里的鱼类品种繁多,

  • 位于均溪河下游的湖美乡高才坂,村头有一深潭,名曰:大井潭。据《八闽通志》记载:“大井潭,山陡水深,为潜龙之窟。乡人岁旱,多祷雨于此”。

    大井潭全长约二公里,夹于东岸龙母山南麓与西岸铜锣坪山仑之间的狭长河道,两岸石壁陡峭,水潭碧绿深邃。东岸有一块当地村民称为“龙鼻子”的大石梁斜卧着伸入大河中间的深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