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

  • 我一直以为,没有考上好大学,对他是巨大的伤害。

    他是机关里的小科员,工作勤勤恳恳,唯命是从,活儿都是他干,功劳都是顶头上司的。只有我,是他的荣耀。我比他所有上司家的孩子都更出色。所以我高考那三天,他请假时理直气壮,谁也没有理由不给他假,他无比优秀的女儿要高考了!

    进考场前,从不求人的他特意去

  • 一位女士,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有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听见她在嘲笑对面的邻居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擦布,把女士家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原来是这位女士

  • 我高中念的是小城里一所寄宿学校,每周只有周日下午两点半学校的大门才会打开放行,到了六点半班主任就开始在教室里点人头。缺席的名字会写在黑板的右侧,迟到者则需站在门边等待老师的训话。每周日的这四个小时对我来说都太过宝贵了,以至于我常常在周六就盘算着要怎么度过,到了周日的午休更是辗转难眠,生怕自己睡过头,

  • 静默常常引起人的出世之思,这是无足奇怪的,因为人们的世俗生活是如此喧嚣,属于他们的静默时刻是如此短暂,所以当静默来临,当然渴望超脱。

    但这并不是说,静默之中缺少入世的情怀,相反,有的时候,静默就是深深的牵挂。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

  •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

  • “妈妈.等到花儿开的时候,我就回来了,那时我要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大志临走前对母亲说道,面对即将出外打工的儿子,母亲点了点头,说:“等,我等,大志你要早一点回啊……”

    秋天,灰灰的,沉沉的,母亲站在那儿,看着天空,似乎在用一种心情期待着什么。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沉淀久了,那期待也就发酵了,酝

  • 栀子花前,上弦月下,从在乎到不在乎,意味着一颗心的老去,从不在乎到在乎,意味着另一颗心的成长。

    我刚出世的时候,正好是栀子花开的时节,她便爱上了栀子花。

    她笑盈盈地抱起我,放我在栀子树浓浓的荫蔽下,用蒲扇轻轻地轻轻地扇着,赶走夏日的烦躁,送来阵阵馨香。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她的

  • 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6层的,没电梯,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

  • 17岁那年,我应征入伍,全家人送我到村口的石板桥上。

    部队在遥远的鸭绿江畔。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这么远的门。母亲和两个姐姐早已哭红了眼睛,拉着我的胳膊,没完没了地叮嘱。唯独父亲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只顾低头摆弄他的那个枣木烟斗,反反复复地将烟丝装满又倒出,手脚有些慌乱。

    临上车时,母亲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