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念农家味儿

    到了清明,就想到了一种吃食──鸡蛋面片儿。在我们当地老家,不知道啥时候流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何寓意的一种习俗,说是清明节,要吃鸡蛋面片儿。

    说起这面片儿,其实是很简单的一种饭,就是把鸡蛋打在盆里,拌上面粉,搅成稀稠刚好的蛋糊,放少量葱碎、盐,搅匀,锅里均匀抹少许油,用勺子舀一勺

  • 常说暖春时节,人容易慵懒,犯困,而我最近,却睡眠很浅,梦境缠绕。梦里,多是往事不断,随着生活渐次疏远的或已然淡忘的那人,那年,那些事。许是,潜意识里想要拾捡起思念之昔,一次次地在梦境回到过去,再一次次地在醒来后,被唤回对往昔的回味和怀念,那些已悄然离去又铭记于心的一些人一些事。

    (一)

    又到

  • 回娘家时,正是热天。我去看奶奶,她却不在家。一问,不是去屋后菜地转悠了,就是去找地方凉快了。我说 奶奶 ,这么热的天,还出去跑什么呀,人家谁不是呆在空调屋过夏。奶奶说,我呆不习惯空调间,时间一长觉得头痛,空气不流通太闷了。一想也是,毕竟在农村老家生活了一辈子了,呼吸惯了天然的空气和自然的分明,如今置

  • 窗外,绿色一点一点地渲染开了。杨树明显发了青,楼下马路两边,那些不知名的树上酷似桃花的花也开的沸沸扬扬,绿化带里的常青植物,似重新换了一身新装,睁开惺忪的睡眼,在暖春里伸展腰肢,顿时有了生机和清新。窗口的老人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她就像那萧瑟枯瘦的杨树一样,走过了秋,熬过了冬,行尸走肉般地,又过完了一

  • 忙前忙后了一整天,打发走所有的客人,晚上收拾完一摊屋里屋外的卫生,李叔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心里紧绷的弦缓缓松开,儿子鹏的婚事圆满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了却了李叔李婶的一桩心事。二老这下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楼上,热闹不已,是鹏的表兄们在闹洞房。烟花的绚烂和着人们的笑闹声,一派其乐融融。李婶在厨房切水

  • 黑妮是小玉的小名,虽然长得并不黑。

    小玉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是大我一岁的少时小伙伴。从小大家都叫她黑妮,听大人说她是个黑人,后来长大一点才知道所谓的黑人,就是没有户口的孩子。

    八几年到九几年,是计划生育最严最紧的时候,农村人严重的祖宗观念,为了能生一两个男孩子,一些人想方设法、不计后果地偷生、

  • 回家

    1、 坠入爱河

    自从离开父母老家,漂泊在外,她已有五个年头没跟家人一起过年了。

    五年前,她南下打工,20岁。

    第一年没回家, 是因为,她所在的工厂是24小时运转的那种工业,没有节假日,只有每周一次调休,所以过年也自然是没假放。但那时并没什么思家愁绪,充实的工作生活,身边很多年轻

  • 1、

    汽车到站了。柳伸长脖子,望向车窗,从进站口看向停车区,还是没看到老公的影子。柳叹了口气,抱起孩子挎好包,准备下车用另一只手拖行李箱。

    已经不是第一次独自带孩子坐车出门了。其实也从没指望过他,从孩子两个月大,老公外出打工,柳每次坐几个小时车带孩子回娘家,另拎行李箱加包,有时中途倒车、来回

  • 秀今天是第二次被相亲了。说是被, 是因为秀从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都是人来了她才临时得到通知。出于不驳姐妹灵的面子,为了不让灵为难,她也就只能去走个过场配合一下,只当应付了。这个应付,顶多也就是两个人一起出去走走 ,或去街上找个地方喝口茶,随便聊几句 ,如果对方要电话号就想办法打发了之,觉得时间

  • 春寒料峭,有点阳光是最好的。似春姑娘的笑脸,带着明媚的舒心敞亮,和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温暖,在等待和盼望中,褪去一冬的棉衣,换一袭大衣褂子,与春姑娘来一次亲密接触。

    阳光正好,不炎热也不慵懒,挑一处安静看几页书,不觉间,阳光的温度席卷着睡意,沐浴着油菜花香,悠悠进入春天的梦乡。

    乍暖还寒的节奏,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