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了恩师之命,我和雪梅姐信步来到村东头大杨树下,倒也干净,她拉我一把坐下来,便扯起闲话来,从她爷爷发家致富到她爸爸跟李运昌闹革命,说得津津有味。她见我听得入迷而再没什么可说的时候,用肩膀撞了我一下:“故事暂停了。”

    我问:“还有嘛?”

    “还有咋俩谈情说爱。”

    “姐姐,咱们这么小就谈爱,什

  • 一天下午,姑娘们和往常一样,在大槐树下围着织袜机看我加工表演,雪梅自然也不例外。正在热闹之际,忽见西北方向阴云密布,雷声轰隆轰隆的响个不停,我想早点搬家。这位姑娘说到她家,那位姑娘说到我家,当然,我向往的自然是雪梅家。人们七手八脚,帮我搬到雪梅家,安上袜机又织起来。

    大雨不停地下着,院子里积了尺

  • 引 子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大举进攻河北,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年方十岁的晓讲,从东光县尤庄逃难京东寻父。由于生活所迫,这年十一月在报人庞东连的介绍下,便到乐亭县东关玉顺成针织袜厂当童工。

    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第五个年头,在连年战争的摧残下,弄得民

  • 一位老干部的情怀(代序)

    王 兴

    应老局长尤品行之约,为小说《春秋恋》写序,这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在老局长面前,我总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因为,尽管他不是科班出身,可是,他通过刻苦自学与实践,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具有博大精深的造诣。在七十年代县委、县政府机关里,尤品行不仅是

  • 作者简介:尤品行,男,原第四野战军离休老干部。该同志从北打到南的征途中,身经百战,多次战斗立功荣获英雄荣誉勋章。尤其是参加我四野渡海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英勇奋战,荣获二等功臣称号。尤品行文武双全,既能打仗,又能写文章,被称为“秀才局长”。现转发尤品行写的一部二十多万字纪实小说《春秋恋》;以饱眼福。

  • 塘猛村,地处于海南岛南渡江畔。

    这里楼房不多,但是,每一栋都洋溢着自己的迷人风韵。村前的公庙屋顶上,屋角两边分别雕刻着两条长龙,像两位雄伟威武的哨兵守卫着大门,使你一踏入塘猛村,像是进入一个神奇世界,立即感受到塘猛人一种热情、朴实、聪明的情怀。

    村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一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南

  • 尽管事情已过去了几十年,可是,那东郊的早晨,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始终牵挂着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怀。

    那是七十年代的一个春节。“隆隆”的鞭炮声送走了除夕,迎来了正月初一。早晨,我们来到海边的椰树底下漫步。远处,一阵阵轻轻的春风,夹着一层层的波浪,从大海那边吹拂过来,空气是这样的新鲜,海水是那样的

  • 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放鞭炮。可是,故乡的鞭炮声,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为了祝贺春节,而且还为了赛致富。

    记得童年时代,我的好友阿才,他家每年春节放的鞭炮达百多元,阿才自己买鞭炮玩也有十多元,他家是全村放鞭炮最多的家庭。分田到户那年头,阿才来信说,没有了集体经济,水利失收,基肥缺乏,粮食减

  • 最近,网上一篇《追梦》的小说很热门,主要描述农村青年阿才,从城里返乡后带领青年们一起创业,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使全村乡亲们脱贫致富,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共同富裕大道的感人故事。

    这部中篇小说《追梦》,是作家念人创作的继《魂断邓州》的续集。《追梦》续集尽管没有太多生活曲折复杂离奇的故

  • 《崛起的南溪村》一文发表后,阿才的名字也随着南溪村名字,响遍了全国大江南北。阿才的名字,也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

    三月初,经南溪村群众充分讨论酝酿,选举阿才为人民代表,出席第十八届南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大会期间,县人大常委会破例通过两个决议,一个是关于廖正才同志扶贫工作突出,任命廖正才为南江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